首页> 中文学位 >HPS教学模式对学生科学本质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
【6h】

HPS教学模式对学生科学本质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2 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2.3研究现状

3 理论基础

3.1心理学基础

3.2 科学哲学基础

3.3 教育学基础

3.4 HPS教学模式与科学本质观的理论关联

4 基于HPS教学模式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4.1 HPS教学模式概述

4.2有效实施HPS教学模式的策略

4.3基于HPS教学模式的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5 实证研究

5.1研究目的

5.2研究对象

5.3研究工具

5.4研究变量控制

5.5实证研究过程

5.6研究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反思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

附录B.《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性测评》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现代化公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目标。欧美各国在探究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达成了让学习者形成科学素养的共识,并将其渗透到了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文件当中,写入科学课程标准,我国也不例外。而科学本质观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于科学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师的科学教学行为使学生获得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当前,HP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界公认的,旨在促进学生认识科学本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但是从现有文献的研究来看,实施 HPS教育对学生科学本质观有哪些具体方面的影响并不明确。本研究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科学哲学等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开展以HPS教学模式对学生科学本质观影响的实证研究。
  该研究分析了整个“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化学教材,将科学史实、呈现形式以及蕴含的科学本质观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最终选择《原子的结构》、《元素》、《质量守恒定律》三个课题进行 HPS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初三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照班。实验班采取 HPS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应用自编的《科学本质观形成性测评》和《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两种研究工具对实证结果进行反馈,通过Excel、SPA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HPS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的“相对性”、“创造性”、“非权威性”、“科学与道德”、“科学家身份”等因素有明显的影响。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HPS教学模式对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具体影响,对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观的理解、为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指导意见等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