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5W理论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6h】

基于5W理论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理论依据

1.1.2 历史依据

1.1.3 政策依据

1.1.4 现实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5W理论对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意义

2.1 5W理论的研究

2.1.1 5W理论内涵研究

2.1.2 5W理论的优点

2.2 5W理论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实效性经验

2.2.1 5W理论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应用

2.2.2 5W理论在广告领域的发展应用

2.3 5W理论与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契合点

2.3.1 传播者与思政课教师的主体契合

2.3.2 传播内容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契合

2.3.3 传播媒介与思政课教学手段的契合

2.3.4 传播对象与思政课学生的契合

2.3.5 传播效果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契合

2.4 5W理论对于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借鉴意义

2.4.1 关于传播者的思想对思政课教师的启示

2.4.2 关于传播信息的思想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启示

2.4.3 关于传播媒介的思想对思政课教学手段的启示

2.4.4 关于传播受众的思想对思政课学生的启示

2.4.5 关于传播效果的思想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启示

第三章 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实施方案

3.1.1 明确调查目的

3.1.2 确定调查单位

3.1.3 设计调查问卷

3.1.4 统计数据分析

3.2 存在的问题

3.2.1 毛中特课程教师有效教学能力欠缺的问题

3.2.2 毛中特课程内容结构低效的问题

3.2.3 毛中特课程教学手段效果不佳的问题

3.2.4 毛中特课程学生的学习低效的问题

3.2.5 毛中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不合理的问题

3.3 原因分析

3.3.1 导致毛中特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欠佳的原因

3.3.2 导致毛中特课程教学内容低效的原因

3.3.3 导致毛中特课程教学媒介利用率低的原因

3.3.4 导致大学生学习效率低效的原因

3.3.5 导致毛中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低效的原因

第四章 基于5W传播理论探究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4.1 提高传播者即思政课教师的有效教学素质

4.1.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师德素养

4.1.2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4.1.3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技能

4.1.4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心理素质

4.1.5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管理素质

4.2 优化传播信息即优化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

4.2.1 抓住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

4.2.2 优化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的主体结构

4.2.3 正确选用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的辅导资料

4.3 整合传播媒介即整合思政课课堂教学手段

4.3.1 合理运用思政课传统教学手段

4.3.2 针对性选用思政课新颖教学手段

4.4 调动接受者即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4.1 了解大学生的知识背景

4.4.2 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4.4.3 构建大学生优良学风

4.4.4 培养大学生良好习惯

4.4.5 提高大学生学习认同感

4.5 强化传播效果即强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

4.5.1 明确思政课课堂教学目标,注重传播的导向性

4.5.2 优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渠道,注重传播的顺畅性

4.5.3 突出思政课课堂教学重点,注重传播的实效性

4.5.4 反馈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注重传播的互动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路径,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强弱,直接决定立德树人效果的好坏。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使高校思政课具有整体性,各门课同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处在一个转折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等主要问题。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我国一直重视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这些成果为我们加强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即:思政课教学与满足立德树人需要的价值关系。满足的程度越高,价值越大,有效性越强。本文借鉴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在其专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要素分析(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有效性、对象的有效性、目的的有效性、内容的有效性、方法的有效性、情境的有效性)。同时运用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首次提出的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环节:Who即传播主体,SayWhat即传播的讯息内容,InWhichChannel即传播渠道,ToWhom即受众,WithWhatEffect即传播效果,后来被人们称之5W模式或5W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探究与高校思政课课堂有效教学要素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高度融合,为提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将5W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要素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提出增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各要素有效性的优化策略。主要分为四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基于5W理论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依据、意义、理论成果、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5W理论对于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意义;第三部分调查分析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四部分重点阐述基于5W理论探究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