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1.3.2 自然保护地社区发展研究
1.3.3 生态产业发展的研究
1.3.4 社区参与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自然资源
2.1.2 社区生态产业
2.2 基础理论
2.2.1 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社区参与理论
第三章 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产业发展概况
3.1 社区概况
3.1.1 社区众多
3.1.2 生物多样性丰富
3.1.3 民族特色鲜明
3.2 社区产业正处于转型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3.2.1 经济发展水平低
3.2.2 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期
3.2.3 面临国家公园成立后经济转型的压力
3.3 社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特征
3.3.1 已经形成生态农业区域性品牌,但高附加值变现困难
3.3.2 生态旅游业规模初显,但社区获益不高
3.3.3 形成政府牵头的多元参与形式,但社区参与度不高
第四章 平武县关坝村生态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4.1 关坝村基本概况
4.2 关坝村生态保护约束下生态产业发展的背景
4.2.1 生态保护约束下社区传统生计面临转型
4.2.2 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矛盾突出
4.2.3 生态保护政策配套支持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4.3 关坝村生态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探索
4.3.1 摸清资源本底,理清生态产业发展条件
4.3.2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多类型生态产业
4.3.3 强化社区组织建设,拓展村民参与渠道
4.4 关坝村生态产业建设启示
4.4.1 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生态发展观念
4.4.2 立足区域特点,选择生态产业发展类型
4.4.3 构建多方参与的组织制度,注重居民受益
4.4.4 以集体行动助推生态产业发展
第五章 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实践路径
5.1 社区生态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5.1.1 高端生态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5.1.2 社区生态产业政策环境友好
5.1.3 信息化技术升级提供的助力
5.2 社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5.2.1 运用多种方式,理清资源本底
5.2.2 根据资源特征,确定生态产业发展类型
5.2.3 建立以社区为主体的多元参与机制,确保社区受益
5.2.4 立足于区域特征,建立公共品牌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搭建由政府牵头的社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多方参与平台延伸产业链
6.2.2 加大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金融、财政政策支持
6.2.3 构建注重社区受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6.2.4 建立有助于社区生态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