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刚性兑付时代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研究 ————基于永煤集团的案例分析
【6h】

后刚性兑付时代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研究 ————基于永煤集团的案例分析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债券市场信用风险

二、信用债违约影响因素

三、债券违约的风险预警及防范

四、本文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信用债券市场违约的特征

第一节 违约事件的时间分布

第二节 违约主体的行业分布

第三节 违约主体的区域分布

第四节 违约主体的企业属性

第五节 违约发行人的主体评级

第六节 违约主体特征归纳

第二章 永煤集团违约案例介绍

第一节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一、公司简介

二、经营情况

三、财务数据

第二节 债券违约过程及其影响

一、债券违约过程

二、违约事件影响

第三章 永煤集团违约案例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二、融资政策有所收紧

第二节 煤炭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

二、煤炭产量有序回升

三、下游行业需求回暖

四、煤炭价格触底反弹

第三节 公司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公司经营层面分析

二、公司财务层面分析

第四章 健全信用债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建议

第一节 对监管机构的适用性建议

一、统一市场监管体系

二、坚定不移推进注册制改革

三、加强集团财务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第二节 对中介机构的适用性建议

一、戳破评级泡沫,重塑评级体系

二、主承销商应强化风险意识,落实信息披露责任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自2014年“11超日债”1打破我国债券市场“刚兑信仰”以来,至2021年3月末,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主体数量已上升至212家,尤其自2020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主体由低评级向高评级转移,违约焦点由民营企业转向国有企业,有呈无序扩张的趋势,“银行信仰”、“国企信仰”的光环在包商银行破产、华晨集团重组、永煤集团违约等负面事件的影响下逐步消散。当前,正值我国推进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集中暴露应当引起足够关注。本文将以2020年11月10日发生的永煤集团信用违约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此次超市场预期违约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信用债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适用性建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及定量分析法对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和永煤集团违约事件进行研究。在之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传统信用风险研究方法中经营数据、财务数据失灵的深层次原因,并从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的角度被出完善我国信用债市场风险管理的建议。从文章的结构上看,本文第一章分违约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违约主体的行业分布、区域分布、主体评级情况和企业属性等多个维度介绍了我国信用债市场自2014年打破“刚性兑付”神话后的违约情况。本文第二章对永煤集团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介绍,为后文剖析永煤集团违约原因做好铺垫。本文第三章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行业所处周期、公司经营情况、公司财务指标及外部支持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永煤集团违约的原因。永煤集团的违约有别于以往违约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传统信用风险分析方法在永煤集团的违约案例中部分失灵。在传统信用分析视角中“资产规模破千亿,现金储备充足,信用风险极低”的永煤集团实际短期偿债压力巨大,资产流动性几近枯竭,自身深陷现金流困局,控股股东帮扶能力相对有限。在第四章中,笔者在结合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提出了以下适用性建议:一方面,对监管机构而言,当务之急是加速推进建立健全统一市场监管体系;其次,要深化注册制改革,“更好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最后,针对永煤集团事件中暴露出的财务公司问题,要强化集团财务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压实中介机构尽职调查责任。另一方面,对于机构而言,信用评级机构要敢于主动戳破评级泡沫,引入“投资人付费”模式,加强评级机构独立性。主承销商仍要进一步落实做好发行前尽调工作和存续期受托管理工作。对投资机构而言,不能仅限于经营数据和财务指标判断公司的信用风险,要深入企业调研,了解数据背后的虚实情况。在本文第五章,笔者总结了前述主要内容,并就本文不足之处作出说明,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能补正不足之处。

著录项

  • 作者

    卢武贤;

  • 作者单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 授予单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 学科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志勇;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永煤集团; 债券市场风险; 超预期违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