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敦煌遗书中关于下利的方药和理论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6h】

敦煌遗书中关于下利的方药和理论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下利病的历史沿革与各家认识

1. “下利”的由来

2. “下利”病的历史沿革

3. 现代医学对“下利”的理解

3.1 急性腹泻

3.2 慢性腹泻

3.3 现代医学对腹泻的治疗

3.4 现代医学常用的止泻剂

4. 古代中医各家对“下利”病因病机的认识与治疗

5. 现代中医治疗“下利”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 敦煌医学卷子关于下利病方药及理论的研究

1. 敦煌医学关于下利类文献的内涵

2. 敦煌遗书中关于下利的中药记载

2.1 张仲景《五脏论》

2.2 《本草经集注》

2.3 梅实

2.4 藜芦

2.5 附子

2.6 白蔹

2.7 蓼实

2.8 石榴

2.9 榆荚

2.10 胡瓜

2.11 羊梅

3. 脉学理论

3.1 《平脉略例》脉学条文

3.2 《玄感脉经》脉学条文

3.3 《七表八里三部脉》脉学条文其一

3.4 《七表八里三部脉》脉学条文其二

3.5 《伤寒论》脉学条文其一

3.6 《伤寒论》脉学条文其二

3.7 《伤寒论》脉学条文其三

3.8 《伤寒论》脉学条文其四

3.9 《不知名医方三十七种》脉学条文

4. 致病理论

4.1 《伤寒论》乙本致病理论

4.2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致病理论其一

4.3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致病理论其二

4.4 《劝善经》致病理论

5. 方剂

5.1 内治方

5.2 外治方

6. 敦煌医学治疗下利类方的特点、研究价值与意义

6.1 敦煌医学疗下利医方的特点

6.2 敦煌医学治疗下利类医方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第三章 敦煌医学治疗下利类医方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药物频次

3.2 药物归经

3.3 药物五味

3.4 药物四气

3.5 药物功效

3.6 聚类分析

4. 结语

第四章 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医方疗下利病病例举隅

1. 敦煌乌梅丸案

2. 敦煌大补脾汤案(一)

3. 敦煌大补脾汤案(二)

4. 疗人赤白痢不止方案

5. 敦煌牛膝酒方案

6. 孩儿冷痢方案

小结

1. 敦煌温阳固涩法

2. 敦煌补脾调肾法

3. 敦煌温阳益气血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整理敦煌医学关于下利类文献,分析其脉学理论、致病理论及方药。总结治疗下利医方的临床应用规律,丰富中医治疗下利的理论,为中医治疗下利提供更有疗效及特色的理论与方药。方法:以国际敦煌项目原卷子图片为主,筛选敦煌医学有关下利病的理论及方药条文,参考《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敦煌医药文献真迹释录》《敦煌中医药全书》《实用敦煌医学》等书,校录所选的条文内容,分析其组成、功效与按语。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将方子中的药物进行标准化后录入,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四气五味及所属药类的频次占比等,总结敦煌医方治疗下利病的用药规律。例举导师李应存教授应用敦煌医方治疗下利的医案,使敦煌医学治疗下利特色疗法具体化。本课题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训诂学研究等。结果:经筛选,共有有关下利的脉学理论9条,致病理论4条,本草类条文11条,疗下利类方55首,其中内治方45首,外治方10首。由于卷子年代久远,且对其保护意识较弱,几经辗转,大多数卷子多有破损、残缺,记载的条文有缺字、假字、讹字,本文已进行了相应的校录。敦煌疗下利类方剂型多样,有汤剂、散剂、丸剂、栓剂等。因下利病位在脾胃,故多用食疗药物如,面、饭、醋等进行治疗,服药方法与用药独特,颇具敦煌特色。通过对敦煌治疗下利医方的药物统计分析发现:方中的药物共100味,总频次为210次,干姜,甘草,黄连,黄芩,人参,阿胶,酒,赤芍,龙骨,肉桂等都是敦煌医学疗下利类医方常用药物,药物归经以脾、心、胃经居多;药味以甘、苦、辛味为主;药性以寒性、温性、平性为多;主要集中于补虚、清热、温里、收涩药中;补虚药集中于补气药与补血药;清热药集中于清热燥湿药中。可见敦煌医方用药上补虚、清热为多,补泻同施,甘温药物与苦寒药物多用,意在温中补虚的同时,燥湿除滞,标本皆治。结论:敦煌医学治疗下利剂型多样,用药与服法颇具特色,包含内治方和外治方。理论与方药条文的论述和现存其他中医书籍所载有相似部分,颇有考证与对比研究价值。方药内服以补虚药为主,燥湿药为次。温中补虚,养血调气以治本;燥湿清热,收敛固涩以治标。灵活运用面、饭、酒、醋等食疗药品进行补益、收敛、行散,发挥其天然功效,调理饮食以治病,直达病处,构思巧妙。导师李应存临床运用敦煌医方治疗下利,疗效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