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纽约时报》镜像中的重庆大轰炸与重庆城市形象
【6h】

《纽约时报》镜像中的重庆大轰炸与重庆城市形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 论

2 《纽约时报》重庆大轰炸报道的初步分析

3 《纽约时报》重庆大轰炸报道的深层解读

4 《纽约时报》镜像中的重庆城市形象

5 《纽约时报》重庆大轰炸报道的内在因素探究

6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一个国家的形象,是指这个国家的行为、表现、现状特征和精神面貌等方面,在国际公众心目中的抽象反映及其对国家的总体评价和解读。在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大众媒体的作用十分巨大。大众媒体不仅充当了一般的传播中介角色,还可以对国家形象起一种“定型”作用,媒体报道会直接影响国际受众对某一个国家的认识、看法和态度,其报道的重点和方式都会影响国际舆论对一个国家形象的评价和定位。在媒介功能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要更真切地考察国外媒体如何在塑造中国的形象,并吸取优秀的报道方法,进而在对外传播中扩大中国传媒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研究之势,蔚为壮观。《纽约时报》对突发事件和战争有着出色的报道能力,然迄今为止,尚未见《纽约时报》重庆大轰炸报道的专题研究。事实上,作为美国的第一大报,《纽约时报》
   在二战时期全程追踪并及时向全世界报道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灾难——重庆大轰炸。
   本文以1938年至1943年期间《纽约时报》重庆大轰炸报道的187 篇全文文本及同期相关新闻标题为样本,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文本分析、议题分析以及图片分析等,借鉴描述、解释和分析总结的三步法,探讨《纽约时报》在重庆大轰炸报道中体现出的新闻理念、报道特点及其新闻的话语特征,从一个侧面考察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形象的建构,以期填补此方面的空白。
   《纽约时报》作为美国主流媒体,对重庆大轰炸这样的战争报道,保持与美国政府一致的立场,并随着国际关系的演变而变化。在美国诞生成长的《纽约时报》,深受美国的思维方式及其意识形态的影响,美国人向来拥有“上帝选民”的“使命感”,美国的国家优越感和英雄主义色彩在对重庆大轰炸的战争报道中也得到了一些体现。正是以上因素共同作用新闻媒体所形成的“合力”,对《纽约时报》的重庆大轰炸报道产生了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