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nRH受体在米非司酮诱导PCOS大鼠垂体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GnRH受体在米非司酮诱导PCOS大鼠垂体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1.建立米非司酮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动物模型。
   2.比较PCOS大鼠与正常大鼠垂体中GnRH受体表达的不同,探讨它在PCOS不排卵、雄激素及LH升高中的可能作用。
   研究方法:
   4-5天规律动情周期的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于动情期的第一天开始给药,对照组皮下注射0.1ml/100g体重注射用油,实验组皮下注射米非司酮2mg/100g体重(以每20mg米非司酮溶于1ml注射用油中),连续8天并同时阴道涂片监测动情周期。第九天称重大鼠及双侧卵巢,测定血清T、LH、FSH、E2水平;显微镜下观察卵巢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垂体中GnRH受体的表达。
   结果:
   1.实验组大鼠动情周期于用药后第四天开始失去规律性,呈阴道上皮持续角化,提示无排卵。
   2.实验组大鼠用药前后体重的改变及双侧卵巢单位重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体重:22.2±4.808 VS 11.3±2.697(g);双侧卵巢单位重量:53.867±1.157VS43.435±2.670(mg/100g体重);以上各值两者相比P<0.01);实验组血清T、LH、E2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血清T:0.492±0.095VS 0.201±0.042(ng/ml);血清LH: 15.571±2.119 VS 10.305±1.678 (mIU/ml);血清E2:78.850±6.343 VS 71.450±4.146(pg/ml);以上各值两者相比P<0.01),FSH水平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7.592±0.899 VS 8.194±1.281 (mIU/ml);P=0.094)。
   3.镜下见实验组大鼠卵巢白膜下见多个不成熟阶段呈囊性扩张的卵泡及闭锁卵泡,颗粒细胞层减少至2-3层,卵泡内卵母细胞或放射冠消失,黄体数量明显下降并伴有不完全的黄素化;对照组镜下见多个黄体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卵泡内颗粒细胞呈多层,多为8-9层。
   4.两组大鼠在垂体中均存在GnRH受体表达,实验组大鼠垂体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值:117.151±6.817 VS 96.315±6.894,P<0.05)。
   5.血清T、LH与垂体中GnRH受体表达呈正相关(r1=0.891,r2=0.801;P<0.05)。
   结论:
   1.米非司酮诱导的成年雌性SD大鼠PCOS模型在内分泌和形态学的改变与人PCOS相似,是较理想的PCOS模型。
   2.GnRH受体表达的增高可能与LH和雄激素的升高以及不排卵有一定的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