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初步研究
【6h】

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1.1术语界定

1.2文献探讨

2 问题的提出

2. 1 以前研究的不足

2. 2 研究设计

2. 3 本研究的意义

3 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问卷的编制

3.1目的

3.2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3.5 小结

4 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现状研究

4.1目的

4.2方法

4.3结果

4.4讨论

4.5结论

5 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相关研究

5.1目的

5.2方法

5.3结果

5.4讨论

5.5小结

6 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实验研究

6.1目的

6.2方法

6.3结果

6.4讨论

6.5小结

7总讨论和总结论

7.1总讨论

7.2总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开放性问卷题例

D调查问卷题例

展开▼

摘要

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是指中学生以人际互动为导向,建立自身在生活事件中价值评判和情感体验的一种人格特质。该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现状特点、功能,探索提高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干预方案,对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力图从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结构、现状特点、结果变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共包括4项研究。
  首先编制了一套具有良好信度与效度的测量工具。使用编制的问卷对818名中学生被试的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进行了施测,考察其发展的现状特点,并对769名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与学校适应、心理韧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结果变量。最后通过对36名在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较低的初中生进行干预实验,进一步探讨了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功能与作用。
  本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
  ①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包含家庭支持、同伴认同、他人赞扬、学业竞争、目标寻求、外表吸引六个维度。
  ②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总体水平较高,且受到了多个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户口所在地差异、家庭完整性、年级的影响。
  ③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对心理韧性、学校适应有预测作用,在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中,心理韧性起部分中介作用。
  ④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可以通过干预方案予以提升,实验干预在提升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中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
  综上所述,作为探索性研究,本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结构内涵,又从实证中进一步探索了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教育者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援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