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1基因突变研究
【6h】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1基因突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和临床资料

2 主要实验设备

3 实验试剂

4 试验方法

5 引物设计

6 PCR反应

7 琼脂糖凝胶电泳

8 PCR产物进行凝胶回收

9 注意事项

10 PCR结果判断

流程图

结 果

1 患者家系的临床特征

2 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基因扩增产物

3 PCR产物测序结果

讨 论

结 论

本研究创新之处

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 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 Hereditaria,DSH,OMIM127400)又称Dohi对称性肢端色素沉着症(Retieulate Aeropigmentation of Dohi,RAD),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皮肤病,临床上少见,患者多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发病,据统计约70%患者在6岁前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分布于肢端的对称性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增多,颜色加深,严重者可波及全身,一般到青春期前稳定,可持续终身。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皮损多夏季明显,日晒加重,该病的男女发病率为1∶1,病情轻重无性别差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DSH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3年Zhang等对中国DSH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将该病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1q11~1q21的区间内。Miyamura等对4个DSH家系进行检测,将致病基因范围缩小至1q21.3上约500kb的区域,排除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可能,最终将 DSH的致病基因确定为1号染色体1q11~1q21区间内的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基因(Adenosine Deaminase,RNA-specific-1,ADAR1)。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报道可能造成DSH的ADAR1基因突变超过一百种,突变形式多样,对DSH家系进行ADAR1基因突变检测,探讨其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有利于为患者提供遗传咨询及早期诊断,并为将来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研究目的:
  明确1个中国湖南籍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ADAR1基因突变位点及突变方式,以探讨该突变与DSH表型的关系,为DSH积累遗传学数据。
  研究对象和方法:
  收集1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2代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采集家系中7名成员及50名无血缘关系正常人的外周血样本,提取 DNA,以ADAR1基因作为目标基因,采用PCR扩增ADAR1基因全部外显子,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DSH家系成员ADAR1基因突变情况与其临床表型的关系。
  研究结果:
  对ADAR1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后,发现该家系成员中ADAR1基因2号外显子存在1096~1097位碱基AA缺失(c.1096_1097delAA),造成移码突变p.K366fsX。先证者的母亲为纯合缺失,而先证者及其妹妹、舅舅及其儿子均表现为杂合缺失。先证者的父亲、舅母及对照组成员ADAR1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
  结论:
  发现国内首个汉族DSH家系ADAR1基因2号外显子存在c.1096_1097delAA(p.K366fsX)移码突变。这一突变结果丰富了ADAR1基因突变数据库,为今后有关DSH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