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诱导孕烷X受体PXR致甲状腺毒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6h】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诱导孕烷X受体PXR致甲状腺毒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多溴联苯醚化合物(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种新型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用作阻燃剂添加到各种潜在可燃材料中。由于其在环境中难降解、滞留时间长、具有亲脂憎水性,并可沿食物链逐级放大,因此生物富集性和持久性是PBDEs的主要环境特征,可对人类和高级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其中2,2',4,4'-四溴联苯醚(Tetra-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BDE-47)是主要蓄积于人体组织和肝脏的单体,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内分泌干扰和甲状腺毒性、神经毒性及生殖毒性,但其发挥毒性作用的机制和通路不清。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实验,探讨BDE-47是否通过活化PXR受体而诱导Ⅰ相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3A4(CYP3A4)及Ⅱ相代谢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3(uridine diphospho-glucuronosyl transferas 1A3,UGT1A3)、硫酸转移酶2A1(sulfotransferases 2A1,SULT2A1)的转录表达,并探讨BDE-47对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nuclear receptors,TRs)两种主要亚型TRα1、TRβ1的转录表达影响,以阐明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在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所致甲状腺毒性效应中的作用机制,也为揭示BDE-47一系列其它毒性作用的初步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和分析BDE-47对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的细胞毒性作用。用瞬时共转染含CYP3A4上游启动子序列的萤光素酶报告载体pGL-CYP3A4-Luc、海肾萤光素酶表达载体pGL4.74[hRluc/TK] 构建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及G418筛选、鉴定出稳定高表达hPXR受体的HepG2细胞株HepG2-pCI-hPXR-neo。用BDE-47分别处理双萤光素酶hPXR报告基因系统和稳定高表达hPXR的HepG2细胞株,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观察其对PXR受体下游的代谢酶调控基因CYP3A4、UGT1A3、SULT2A1 mRNA及蛋白转录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对TR受体亚型TRα1、TRβ1转录表达的影响。
   结果:BDE-47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且其毒作用在6~48h呈现明显剂量-时间-效应关系(p<0.01)。48h为毒作用兴奋点,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0μmol/L。BDE-47能激活PXR受体,诱导其下游基因CYP3A4表达量的增高,呈明显剂量-时间-效应关系(p<0.01)。BDE-47对PXR受体的下游基因CYP3A4、UGT1A3、SULT2A1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有显著诱导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BDE-47对TRα1、TRβ1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
   结论:PBDEs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性,并且是PXR受体的强激活剂,其可诱导PXR受体下游基因Ⅰ相酶CYP3A4、Ⅱ相酶UGT1A3、SULT2A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抑制TR受体亚型TRα1、TRβ1 mRNA及蛋白的转录表达。因此,BDE-47可能是通过PXR受体通路发挥其甲状腺毒性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