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的研究
【6h】

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肝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患者占全球患者总数的55%,全国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肝癌。虽然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因其起病隐匿,据资料报道其整体手术切除率也只有不足30%。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chemoembolization,TACE)能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的疗效已被多方资料证明,作为一种非手术方法治疗肝癌已有多年,被认为是目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最佳方法。迄今为止,在TACE适应症的选择、最优的抗癌药物剂量、最佳的治疗次数及时间间隔等诸多方面目前仍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与治疗次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资料:
   依据纳入标准收集自2000年3月至2008年3月于我院行TACE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患者92例(男74例,女18例,年龄23-84岁,中位年龄52岁)和转移性肝癌(metastatic liver cancer,MLC)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31-73岁,中位年龄54岁)。统计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ALB、DBLI、TBLI、PT)、影像学资料(CT、MRI、DSA)、AFP检查资料,资料不完整者不纳入样本。
   方法:
   1、原发性肝癌依据治疗次数分组(组1:1-2次,组2:3-4次,组3:5次以上),分析TACE治疗次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转移性肝癌为组4(转移性肝癌因收集到的样本含量较小未分组),分析TACE在改善转移性肝癌患者生存率方面的作用。
   2、以生存率和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AFP变化评估TACE疗效,通过比较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ALB、DBLI、TBLI、PT)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TACE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
   3、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原发性肝癌组间近期疗效有效率(RR)和生存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四个组的肿瘤缩小有效率RR(Response rate)分别为4.3%,23.1%,31.6%,17.3%。组1和组2患者肝功能参数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组3患者肝功参数皆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三个HCC治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27.0%、10.8%、5.4%,57.1%、33.3%、19.0%和62.5%、37.5%、18.8%,组2和组3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4的中位生存时间是11.1个月。
   结论:
   (1)1-2次TACE治疗对HCC患者长期生存时间的改善极其有限;
   (2)3-4次TACE治疗可明显改善HCC患者长期生存率;
   (3)初步提出临床上适时终止TACE治疗的临床依据:治疗引起的对肝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可抵消TACE的部分疗效,过度治疗对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率无益;
   (4)TACE治疗是改善转移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