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iC金属陶瓷与304不锈钢的连接工艺及相关理论研究
【6h】

TiC金属陶瓷与304不锈钢的连接工艺及相关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创新点

目录

1 绪 论

1.1 引言

1.2 TiC金属陶瓷的研究现状

1.3 TiC金属陶瓷与钢连接存在的问题

1.4 TiC金属陶瓷与钢连接技术的研究近况

1.5 本课题研究方案与内容

2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连接实验

2.3 分析检测方法

3 CuNiMnNb无银活性合金钎料的钎焊试验

3.1 引言

3.2 多元Cu基钎料的组元选择

3.3 CuNiMnNb钎料的钎焊特性

3.4 TiC/CuNiMnNb/304SS钎焊界面的形成机理

3.5 连接工艺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Ti-Nb-Cu与Ti-Nb为中间层的固相扩散连接试验

4.1 引言

4.2 TiC/Ti-Nb-Cu/304SS恒压固相扩散连接

4.3 TiC/Ti-Nb/304SS恒压与脉冲加压扩散连接对比

4.4 TiC/304SS接头的微观扩散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Ti-Cu-Nb为中间层的部分瞬间液相连接试验

5.1 引言

5.2 TiC/Ti-Cu-Nb/304SS部分瞬间液相连接

5.3 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4 TiC/Ti-Cu-Nb/304SS扩散连接界面形成过程

5.5 TiC/Ti-Cu-Nb/304SS界面层的Ti-Cu金属间化合物

5.6 本章小结

6 TiC金属陶瓷/304不锈钢接头缺陷与断裂

6.1 引言

6.2 TiC/304SS接头中的缺陷类型

6.3 TiC/304SS接头裂纹扩展路径和断口形貌

6.4 本章小结

7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申请专利:

展开▼

摘要

TiC金属陶瓷具有高硬度、高耐磨、耐高温、抗氧化等特性,从而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但 TiC金属陶瓷的耐冲击性低、机械加工性差,极大限制了它的应用。将其与其他金属材料(如钢)连接成复合构件将进一步扩大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但 TiC金属陶瓷与金属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差异极大,很难得到理想的连接界面,且接头中容易产生的残余应力和较多的连接缺陷。因此,研究TiC金属陶瓷与金属的连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针对 TiC金属陶瓷与钢的连接问题,开展了TiC金属陶瓷/304不锈钢(304SS)的钎焊、固相扩散连接与部分瞬间液相连接研究工作。
  目前,陶瓷与金属的焊接或连接多采用 Ag-Cu基合金作为填充层,其中贵金属Ag的含量大多大于50%,导致连接成本高,不便于工业生产的广泛应用。另外,多数Ag-Cu基钎料连接的接头服役温度较低,大约500℃甚至低于500℃,使陶瓷在高温结构件上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有待开发新型低成本、高性能的钎料。
  以Cu作为活性钎料的基础成分,依据键参数理论与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选择添加Ni、Mn和Nb元素作为Cu基活性钎料的组元,对TiC金属陶瓷与304SS进行了钎焊试验。通过SEM、EDS和XRD等方法,研究了活性元素Nb的含量、工艺参数对TiC/CuNiMnNb/304SS钎焊界面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规律。分析发现,活性元素Nb与TiC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一定金属性和陶瓷性的NbxCy化合物,对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起到了过渡作用,界面结构为304SS/σ/Cus.s/Nb6C5/Nb2C/αTi/TiC,揭示了CuNiMnNb合金钎料钎焊TiC/304SS的界面形成机制。Nb的含量、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直接影响界面结合强度,当Nb含量8wt%、钎焊温度1170℃、保温时间15min时,TiC/Cu52Ni32Mn8Nb8/304SS接头的剪切强度高达92.5MPa。
  钎焊接头的服役温度一般在钎料熔化温度以下,受钎料的熔点限制,而固相扩散连接接头相比钎焊接头,其服役温度受中间层熔点的影响较小,所以广受关注。固相扩散连接中,由于TiC金属陶瓷与304SS的热膨胀系数差别很大,在接合面附近将形成高的残余应力,降低这种残余应力的中间层选择是实现可靠连接的关键。采用 Ti-Nb-Cu中间层,在连接温度925℃、保温时间20min、连接压力8MPa条件下,固相扩散连接的TiC/304SS接头的平均剪切强度为84.6MPa。剪切断裂发生在近 TiC/Ti连接界面的 TiC金属陶瓷内部。分析发现,TiC金属陶瓷与中间层Ti之间形成连续的Ti原子过渡。Nb与Ti无限固溶,并且Nb的线膨胀系数与TiC金属陶瓷极为接近,在接头中可形成应力缓冲区。Cu延展性很好,并且与304SS中的Fe、Cr等元素反应不生成金属间化合物,有利于接头性能的提高。
  TiC/Ti-Nb-Cu/304SS恒压固相扩散连接的时间长、压力大,在此基础上为了促进原子间的互扩散,缩短连接时间,而引入了脉冲加压技术。试验将中间层调整为Ti-Nb,连接温度降低至890℃,保温时间缩短至4~16min,对TiC/304SS进行恒压(10MPa)与脉冲加压(2~10MPa)扩散连接对比实验。通过对接头中原子扩散系数的理论计算发现,脉冲压力确实有效的提高了原子的扩散速度。当保温时间仅为10min时,接头的平均剪切强度已高达110 MPa,说明采用脉冲加压扩散连接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连接效率,而且提高了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该接头的断口呈混合型断裂的特征,即裂纹沿着 TiC金属陶瓷与界面反应区间交替扩展,这种断裂方式消耗的能量更多,对应的接头强度更高,从而揭示了脉冲压力对接头性能的影响规律。
  固相扩散连接工艺对待焊母材端面的粗糙度要求很高,而部分瞬间液相连接(PTLP)克服了这些缺点,并一定程度上综合了钎焊与固相扩散连接的优点。采用Ti-Cu-Nb金属中间层,对TiC金属陶瓷与304SS进行了 PTLP连接试验。在TiC金属陶瓷一侧,Ti-Cu层在高于共晶点的连接温度下熔化,与TiC金属陶瓷、核心金属层Nb产生界面反应;而在304SS一侧,Nb与304SS进行固相扩散,以形成具有固相扩散特征的连接结构。在连接温度890℃、保温时间10min、连接压力10MPa条件下,TiC/Ti-Cu-Nb/304SS接头剪切强度最高达106.7MPa,界面结构为304SS/σ/Nb/CuTi/CuTi2/αTi/TiC。通过 Ti-Cu化合物形成规律的理论计算,以及对PTLP工艺参数的优化,为界面产物的生长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连接工艺可以实现TiC金属陶瓷与304SS的高强度连接。而合理的钎料/中间层设计、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促进接头中原子的扩散与冶金反应,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高性能的连接,为 TiC金属陶瓷与异种材料的连接提供新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