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政策创新扩散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居住证制度为例
【6h】

我国政策创新扩散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居住证制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研究问题的提出

1.2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3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研究的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6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我国公共政策创新扩散分析框架

2.1国外政策创新扩散分析框架

2.2我国政策创新扩散分析框架的构建

2.3我国公共政策创新扩散分析框架

3 居住证制度扩散的现状

3.1居住证制度及其意义

3.2居住证制度扩散的总体情况

3.3居住证制度扩散的特征

3.4居住证制度扩散的模式

4 居住证制度扩散的影响因素:基于事件史方法的分析

4.1研究假设和模型设定

4.2变量测量和数据收集

4.3结果与讨论

5 结论与启示

5.1研究结论

5.2研究启示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1研究的不足之处

6.2未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目录

展开▼

摘要

政策创新扩散意指政策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政府间传播并被采纳的过程。研究政策创新由个别到一般、由典型到普及、由局部到整体的扩散过程,可使人们不停留在个别地区、某些层级与一些部门治理水平的提高,而实现整体治理水平提高的目的。目前政策创新扩散的研究已成为政策科学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但从国内研究来看,目前国内学者缺少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因此,研究我国公共政策创新扩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选择居住证制度为案例对我国政策创新扩散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借鉴贝瑞夫妇的“州政府创新扩散总模型”,结合我国政策创新扩散的环境和特色机制,构建我国公共政策创新扩散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认为政策创新属性、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影响我国政策创新扩散。
  其次对我国居住证制度扩散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其一、居住证制度是一个由东部地级市嘉兴市最先采纳,之后向全国范围扩散的过程,截止到2015年8月31日,共有23个省级行政单位和189个地级市采纳居住证制度。其二、居住证制度的扩散在时间维度上呈“S”形曲线,在空间维度上呈一定区域聚集效应特征。其三、居住证制度的扩散模式包括了同级行政单位之间的平行扩散、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的强制扩散和自下而上的突围扩散三种模式。
  再次本文对居住证制度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事件史方法对2007年至2014的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流动人口规模、上级政府压力、地级市政策试点与居住证制度扩散显著正相关,显著影响了我国居住证制的创新扩散;财政资源和临近效应与居住证制度扩散弱显著负相关,说明财政资源和临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住证制度扩散;而人口规模、城镇化率、行政级别和区域位置对我国居住证制度创新扩散的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
  最后本文分析了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我国政策创新扩散的启示。提出促进我国公共政策创新扩散的建议:首先,促进经济发达地区优先采纳新政策,带动政策创新全面扩散;其次,优化上级政府压力,促进由上而下的政策创新;再次,持续推行政策试点,完善新政策学习、交流渠道;最后,建立公众需求表达平台,提升政策创新采纳针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