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雇主责任中的职务行为
【6h】

论雇主责任中的职务行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部分:对雇主责任的基础性认识

一、雇主责任的界定

(一)雇主责任的基本内涵

(二)雇主责任的特征

二、雇主责任的理论基础

(一)控制和监督理论

(二)报偿理论

(三)公共政策理论

三、雇主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比较两大法系,考察雇主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我国雇主责任归责原则应用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第二部分:对雇主责任中职务行为的界定

一、界定职务行为的前提——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一)雇佣关系的理论基础

(二)雇佣关系法律含义的界定

二、职务行为的界定标准

(一)我国内地对职务行为界定的认识情况

(二)有关职务范围的几种学说

(三)具体的界定标准

三、实践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控讨

(一)承揽人

(二)帮工

(三)雇员的出租与出借

第三部分:雇主对内的追偿制度

一、追偿制度的必要性

二、雇主追偿成立的认定

(一)雇主已经对受害人进行了赔偿

(二)职务行为的再次认定

(三)雇员主观心态的认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同其它法律制度一样,雇主责任制度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雇佣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19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雇佣劳动日益普遍,同时,与工商业发展相伴相生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的扩大,雇员在其工作过程中,不法侵害他人权益、致使他人遭受损害,这一系列行为的概率则随之扩大。当雇员发生侵权行为,尤其在雇员不具备赔偿能力的情况下,如何去有效的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这一问题在司法实务中日益突出来。从而,雇主对雇员在其职务活动中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制度,即雇主责任制度,就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提了出来。 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并未对雇主责任这一制度作出明文的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第45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佣的人员在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这是我国程序法上对于雇主责任制度这一问题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颁布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的第9条规定了雇主责任,由于主体和行为的特定性和局限性,相关的法律规范也难以适用,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不断繁荣,社会上已经存在大量的家庭雇佣关系、雇工、帮工关系及农业雇佣关系等,雇佣关系将会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那么,雇员在执行受雇事务的过程中实施侵权行为,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已是层出不穷。谁来承担赔偿责任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虽然我国也有相关制度的立法探讨和司法解释,但都不足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将来的民法典中确立独立的雇主责任法律制度。 本文针对目前雇主责任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雇主责任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共分三个部分,其内容简要如下: 第一部分,对雇主责任的基础性认识。 这一部分对雇主责任制度做了概述,先从雇主责任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说开去,给出雇主责任的定义,指出本文雇主责任的含义属其两种情形中的一种,即雇主为雇员对第三人的侵权行为的代负责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都规定了雇主责任制度,雇主责任制度不同于其它类似的法律制度,它有着自己的法律特征,更有着长久以来形成的理论基础,学理上对此的解释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控制和监督理论、报偿理论、公共政策理论。本部分还从比较法的角度,论述了雇主责任的归责原则,由于过错责任原则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因此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不符合现代民法保护弱者的思想。本文对于雇主责任的归责原则主张采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本部分就雇主责任制度基本问题的阐释,为后面论述雇主责任中的职务行为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第二部分,对雇主责任中职务行为的界定。 可以说,对雇主责任中职务侵权行为的界定,是关系雇主责任成立与否的关键,只要把职务行为界定清楚了,雇主责任中的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中对职务行为争议很大的主要包括雇佣关系和职务范围两个方面,本部分先就雇佣关系的内涵和理论进行了阐释,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雇佣关系,不仅是雇主责任发生的前提,更是界定职务行为的前提条件。可以说,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雇佣关系是雇主对雇员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然而,究竟如何界定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雇佣关系,在法律上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本文指出了两种理论:控制理论和雇佣契约理论。随后就雇主责任中雇员职务范围的理论和其具体的界定标准进行了论述。同时,基于对雇佣关系的广义理解,应扩展受雇人的范围,而对于执行职务的判断标准应以多项原则的综合标准来判断雇员的侵权行为是否属于职务范围。 第三部分,雇主对内的追偿制度。 本部分先肯定了雇主责任制度中,雇主对其雇员的追偿制度存在是必要的。如果受雇人是因为自己个人独立的私人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雇主不承担责任,这样将会给雇主赔偿责任限制在一个合理的、雇主的活动能够扩张的到的范围内,以免雇主承担过重的不合理的责任。而对于雇主追偿的认定程序上通过只有雇员侵权行为发生时,雇员为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才发生追偿,从而对雇主的追偿权进行了限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