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下中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以“见死不救”现象为例
【6h】

当下中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以“见死不救”现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见死不救”现象研究概述

(一)道德语境下的“见死不救”现象

(二)“见死不救”现象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见死不救”现象的历史反思

(一)历史的误解——国民劣根性的是非

(二)历史的真实——集体主义的幌子

三、“见死不救”现象的客观(宏观)成因分析

(一)首要归责之考究——政府及制度

(二)道德教育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使然

(三)制度伦理与“见死不救”

(四)中国儒家文化的“先天不足”

四、“见死不救”现象的主观(微观)成因分析

(一)“见死不救”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二)“见死不救”主观心理的微观探析

(三)公众知情权受制

(四)精英阶层的负面效应

五、“见死不救”现象之对策研究

(一)“见死不救”现象的法律归责及其定位

(二)道德教育的“自我救赎”

(三)制度伦理优先:找准道德建设的突破口

(四)助人行为的培养——社会责任承担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著名哲学家、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曾说:一个社会最大的危机是道德危机。笔者谨以此为惕,并以“见死不救”这一社会道德现象为实例,管中窥豹,试着对当下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做一个整体的诊断,以为引玉。
  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转型之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转型的代价就是各种问题相伴而生,有的问题有趋于严重的态势,且涉及领域甚广。而其中,道德领域在改革开放的巨大浪潮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相当一部分人对目前的道德状况十分忧虑,甚至有人指出,出现了道德的整体滑坡和危机。诸如近年来屡见报端的“见死不救”“见义不为”,就是这种道德滑坡、道德秩序失控的表现,此皆谓之道德失范。显然,道德失范是与我们思想道德建设也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旨相悖的。因此,道德失范现象事实上也正成为一个集理论与现实于一体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应该说,道德失范问题首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当然,它也引起了广大包括社会学在内的诸多学科如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等等其他学科专家学者的关注。其实,正如所有的社会问题一样,要试图对道德失范这一社会棘手问题达成共识,首先就是要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现状和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并且更关键的是要挖掘出其中的根源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逐步地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本文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综合众多学者研究以及社会报道的情况的基础上,对道德失范问题以及其中典型表现“见死不救”现象做一个较完整的研究概述;二是通过从主客观两方面对“见死不救”现象出现的原因的分析,试图寻找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研究方法和规律;三是多角度多维度地提出一些试探性的对策,关键也在于遵循理论研究的开放性特征;四是以多学科作为切入点,以体现社会学科研究交叉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趋向。
  对“见死不救”这一道德失范问题的关注也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应该说,对这一现象的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狼与狼的搏杀”,怎样撕破这个日趋恐慌的面具,回归到我们善良人群的本真面目,这是我们所关注和期盼的。坦白地说,这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严重问题,如果说一个充斥着信任危机和公众冷漠的社会能和谐健康地发展,那绝对是自欺欺人的说教。总之,用现实的眼光现实的心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解决现实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现实价值所在。
  道德失范首先表现为社会现象,它首先是一种现象性描述,这是本文选择“见死不救”为线索的逻辑解释。因此,作为一种个案分析的模式,本文力尽从多角度多维度切入,以做到全面剖析。具体来说,对于“见死不救”现象,本文试图从客观(宏观层面)和主观(微观层面)做一个完整的探源和解剖,并在此基础上做一定程度的对策探讨,以表笔者一点管见。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具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半部分是关于道德语境下的“见死不救”现象探讨,简要分析了当下社会道德失范这一整体的社会道德背景,具体分析了“道德失范”的范畴;然后深入阐述“见死不救”现象的含义和种类;后半部分的内容是“见死不救”现象的研究之逻辑起点,笔者以为,研究“见死不救”现象的出发点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化”,也即“信任危机”“相互冷漠”,是为此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二部分旨在研究问题的完整和方便,故穿插了一个历史的角度,对“见死不救”现象做一个纵向的反思。
  第三部分探讨了“见死不救”现象的客观(宏观)成因,客观方面的思考主要有四方面:一、政府及制度的大背景;二、道德教育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三、制度伦理论域;四、深层次的传统文化。
  第四部分是对于“见死不救”现象的主观(微观)成因分析,此部分内容是本文的精彩之处所在,笔者在参考了大量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后,旨在准确全面地剖析出人们的真正心理和心态,从微观层面上来说,这种个人内心“独自博弈”的过程应该是左右人们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第五部分是关于对策的探讨。首先,从法律角度也即围绕“见死不救”是否可以法律归责这一争议问题来探讨;其次,从客观上来说,道德教育的种种弊端当然需要道德教育自身的规范化来解决,因此,从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道德教育的内容来完成道德教育的自我救赎是十分必要的。再次,从主观上来说,还有必要从个体自身的道德内省来着手,因此,助人行为的培养也是非常需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