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下我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6h】

当下我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社会道德及道德失范相关释义

2.1 社会道德相关释义辨析

2.1.1 社会道德与道德

2.1.2 社会道德与社会公德

2.1.3 社会道德与国家道德

2.1.4 社会道德与集体道德

2.1.5 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

2.2 社会道德的基本功能

2.2.1 维护共同利益

2.2.2 协调各方利益

2.2.3 维系社会稳定

2.2.4 促进社会发展

2.3 社会道德失范的内涵

第三章 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失范现状

3.1 政治方面官员贪污腐败、滥用职权

3.2 经济方面商人见利忘义、诚信缺失

3.3 社会生活方面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缺失

3.3.1 家庭美德缺失

3.3.2 社会公德缺失

3.4 文化教育方面学术道德失序、道德教育方式失当

3.4.1 学术道德失序现象频繁

3.4.2 道德教育方式失当

第四章 社会道德失范的负面影响

4.1 政治方面的影响

4.1.1 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4.1.2 严重损害市场竞争机制

4.1.3 严重破坏分配制度

4.1.4 有损国家和企业的国际形象

4.2 经济方面的影响

4.2.1 经济信用危机

4.2.2 食品安全问题突显

4.2.3 市场竞争显失公平

4.3 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

4.3.1 家庭道德危机普遍存在

4.3.2 社会公共生活不和谐

4.4 文化教育方面

4.4.1 学生作弊现象严重

4.4.2 学生道德问题严重

第五章 当前社会道德失范的原因

5.1 政治方面

5.2 经济方面

5.3 社会生活方面

5.3.1 民众素质与社会舆论方面的原因

5.3.2 道德奉献的回报机制缺失

5.3.3 法律方面

5.4 文化教育方面

5.4.1 文化方面

5.4.2 道德教育的扭曲

第六章 构建良好社会道德的对策与措施

6.1 加强社会主义廉政建设,营造正直、清明的政治环境

6.2 健全并细化市场经济体制

6.3 社会生活方面

6.3.1 加强法制和道德机制的建设

6.3.2 健全道德奉献回报机制

6.3.3 发挥媒体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

6.4 文化教育方面

6.4.1 积极发挥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

6.4.2 转变教育理念,加强道德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和价值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多样性。此时,旧的道德体系和新的道德体系交错影响着现今社会的发展,这致使各种道德冲突和道德问题凸显,道德失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物质生活和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却潜伏着令人尴尬和担忧的国民道德危机。当诸多有关道德失范问题的新闻见诸报端,我们才猛地发现,道德失范问题已从个体的道德问题演变成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问题,甚至出现社会道德危机。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威胁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威胁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研究道德失范问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失范的总体情况出发,并借鉴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心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社会道德失范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围绕解决当下我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路径与对策而展开。首先,笔者从社会道德的释义出发,详细阐述了社会道德与道德、社会公德等相关词语的辨析,又对社会道德的基本功能和社会道德失范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接着,笔者对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其不良影响进行了论述。政治方面贪污腐败、滥用职权造成我们国家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分配制度等的严重破坏;经济方面商人见利忘义、诚信缺失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突显和严重的经济信用危机;社会生活方面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缺失造成家庭道德危机现象普遍存在和社会公共生活的严重不和谐;文化教育方面学术道德失序、道德教育方式失当导致学生道德问题严重。其次,笔者研究了造成当下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造成当前我国道德失范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环境不清明等政治方面的原因;有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市场竞争方式不当等经济方面的原因;有媒体舆论引导不当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原因;也有道德教育扭曲等文化教育方面的原因。最后,笔者提出了几点构建良好社会道德的对策。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加强廉政建设、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法制并强化道德控制机制、发挥媒体舆论正面引导作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加强道德教育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努力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