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
【6h】

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目的与范围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四) 研究方法

二、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演进

(一)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

1、相关概念的界定

2、国家侵权精神赔偿的民法基石

3、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公法本质

4、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与我国民事法律的适用关系

5、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

(二) 西方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趋势

(三) 我国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演进和现状

三、新《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成就与问题

(一) 新《国家赔偿法》的革新与贡献

(二) 新《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历史意义

1、体现了“平等”的法治精神

2、对受害人精神权利的肯定与保护

3、对国家机关侵权行为的有效预防与控制

4、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

(三) 新《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

1、赔偿范围过窄

2、赔偿的认定标准模糊

3、赔偿标准不明确

4、对法人的赔偿请求权暗示性的否定

四、进一步完善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 扩大精神损害赔偿范围

1、应当扩大赔偿范围的缘由

2、应当列入法律保护范围之内的人格权利

3、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不应当包括的范围

(二)明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标准

(三)确定赔偿数额的计算标准

1、精神赔偿抚慰金的一般理论标准

2、赔偿金额的具体衡量标准的确立

(四)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五)司法解释不应用于弥补立法的缺漏

1、司法解释只能对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

2、“任何人不能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

3、司法解释对未进入诉讼程序的赔偿案件无司法效力

五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人权意识觉醒与提升时代的到来,“人权”概念的入宪和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社会公众对人格权等非财产权益的关注日益高涨,当代中国人愈来愈重视尊严和自由的价值。在国家与公民的动态平衡关系中,人们对精神利益的保障需求也更为迫切,要求在国家赔偿领域内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新《国家赔偿法》的出台,使得多年来国家赔偿领域内是否应当包含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
  回顾历史,国家赔偿这个与民事赔偿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公法制度,基于民主思潮的兴起而得以在西方率先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精神损害赔偿在国家赔偿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阶段之后,其赔偿责任和赔偿范围也呈现出不断增大和阔宽的趋势,并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潮流。是否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成为衡量一国国家赔偿制度完备程度的重要内容。我国同样也越来越重视国家赔偿领域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设。君主集权专制政体在传统中国维系了两千余年,皇权至上、漠视人权的观念根深蒂固,国家赔偿制度一直无法在传统中国找到生存的土壤。自清末立宪修律以来,西方法律制度和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国家赔偿理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国民政府虽然确立了国家赔偿制度,但其仍就实行专制统治,人民没有真正的民主权利。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而为建立国家赔偿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
  我国自1995年颁布实施《国家赔偿法》以来,在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规范国家权力的运作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侵权损害赔偿理论的匮乏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阙如,1995年的《国家赔偿法》并不尽如人意。2010年4月29日《国家赔偿法》的修订,突破性的将精神损害赔偿写入了国家赔偿法,应该说,明确精神损害赔偿是本次修法的最大亮点,体现了民主法治的进步,有利于构建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虽然赔偿决定书中“精神损害抚慰金不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的类似表述已成为历史,但是新《国家赔偿法》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过于原则和抽象,既无明确赔偿的认定标准,又无确定赔偿数额的计算标准,赔偿范围较之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显得过窄,对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又持否定态度。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缘由,采用历史方法、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着眼于新《国家赔偿法》确立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问题,并与我国现行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规定和缺陷进行比较,提出扩大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明晰赔偿认定标准、确定赔偿数额计算标准和赋予法人精神损害赔偿侵权的立法建议,从而勾勒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雏形及框架,以期对国家赔偿法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有重要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