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学校人才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
【6h】

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学校人才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分布情况

3.2 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队伍状况

3.3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基本情况

3.4 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训练情况

3.5 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运动队管理现状

3.6 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竞赛状况

3.7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学校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4制约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学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分析

4.1布局不够合理

4.2教练员执教能力

4.3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4.4经费投入少、筹资方式单一

4.5参赛机会少

4.6传统人才观念

4.7领导不重视

4.8场地器材陈旧

4.9学习与训练的矛盾

5.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人才培养对策

5.1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合理布局对策

5.2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执教能力对策

5.3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经费对策

5.4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参赛机制对策

5.5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管理机制对策

5.6广东省田径传统学校选材对策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田径项目是现代奥林匹克竞赛项目中金牌设置最多的一项,素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称”的美誉。田径运动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体育实力,因此发展田径运动水平已经得到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仍与世界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田径项目已成为制约我国综合体育实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国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源于20世纪60年代,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不仅推动着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还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任,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必须对我国的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进行改革。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制约广东省七大经济区50所(初中、高中)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因素特征为研究对象,对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学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策略。通过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数量在各个经济区之间分布差异较大,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数量少。
  2.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队伍基本上满足学校运动训练的需要,教练员年龄主要在在31-40岁年龄阶段,学历以本科为主,职称主要是中学一级。性别数量上女性少于男性。教练员在培训次数上很少,主要培训内容为理论知识,实践性内容较缺乏。在科研能力方面相对较差,意识单薄。在工资待遇上超过一半的教练员对带队津贴不满意。
  3.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等级达到二级等级的人数较少,主要集中在三级以下。运动员选材方面,主要是以运动会成绩为选材标准,缺乏更为科学的选材方式。
  4.参赛项目上大部分是短跨类,由于投掷和跳跃项目对身体素质和形态要求较高,所以人数偏少。
  5.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运动队在训练形式上,训练时间较长,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但寒暑假训练形式较少,不利于运动状态的保持。细化到周训练次数上,每周3—4次,每次运动时间在1-2小时。
  6.广东省七大经济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领导管理方面,都比较重视。训练经费明显不足,专项资金少而且不到位,致使学校整体训练水平难以达到理想成绩。专项经费形式来源单一,主要由财政拨款,社会、企业资金赞助相对较少。
  7.赛事机制不够健全,赛事数量少,参赛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不利于运动员提高整体运动素质。
  8.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存在“学训矛盾”,运动员在训练后,身心疲惫,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课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9.在运动员达级率上,男子组达到一级运动等级人数较少,二级相对较多,主要在短跨方面;女子组达到一级人数少,二级主要集中在200米和400米。跳跃类达到二级的相对更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