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刑法中“情节”的理解与认定研究
【6h】

刑法中“情节”的理解与认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刑法中“情节”之基本考察

(一)刑法中“情节”之理论认识梳理

1.刑法中情节与犯罪情节关系为何

2.刑法中情节与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要件关系为何

(二)刑法中“情节”之概念界定前提

1.对刑法中“情节”的界定应以刑法规范为基础

2.对刑法中“情节”的界定应以宏观视角为切入

(三)刑法中“情节”之本文概念界定

二、刑法中“情节”理解与认定之问题梳理

(一)刑法中“情节”的概括性特征以致认定标准难以把握

1.“情节”的概括性特征导致认定依据难以圈定

2.“情节”的概括性特征导致轻重程度难以衡量

(二)刑法中“情节”定量作用之忽略以致犯罪圈划定过大

(三)刑法中“情节”与“情节”要素之混淆以致刑罚裁量失衡

三、刑法中“情节”理解与认定之理论基础

(一)刑法中“情节”理解与认定之哲学基础

1.遵循普遍联系之基本特征

2.遵循质量互变之基本规律

(二)刑法中“情节”理解与认定之刑法基础

1.契合法教义学之研究方法

2.贯彻刑法谦抑之基本理念

3.践行罪刑均衡之刑法原则

四、刑法中“情节”理解与认定之问题破解

(一)犯罪数额等单个要素为“情节”要素之一

(二)定罪:“情节”为所有刑事个罪入罪门槛

1.“情节”为所有刑事个罪入罪门槛之深层原因

2.作为犯罪入罪门槛的“情节”之事实依据圈定

3.作为犯罪入罪门槛的“情节”之轻重标准把握

4.以“情节”为入罪门槛之个罪的犯罪完成形态

(三)量刑:“情节”是刑事责任裁量核心标准

1.刑事责任裁量标准的“情节”之事实依据圈定

2.刑事责任裁量标准的“情节”之轻重标准把握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理论上及实践中一向重视对“情节严重”、“情节恶劣”等的认定和把握,但始终弱视对“情节”本身的关注,继而导致“情节”本身所带来的诸多理解与认定方面的实践困境无法破解。本文围绕我国刑法中的“情节”本身展开系统性研究,试图为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难与误区提供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并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解决对策,同时推动理论与实践对于刑法中“情节”本身的关注与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刑法中‘情节’之基本考察”,是全文的逻辑基础部分,就本文的研究对象刑法中的“情节”进行了概念界定。刑法学界对于情节的内涵与外延尚无统一观点,本文以我国刑法规范为基础、以宏观视角为切入,“情”即状况,“节”即刻度,刑法中的“情节”是反映行为社会危害性、行为人人身危险性以及其他方面事实的主客观法律事实之有机整体。“情节”表现为情节标准之情节,是宏观层面上的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概括性情节。对刑法中“情节”进行本文概念界定,从而为下文的展开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为“刑法中‘情节’理解与认定之问题梳理”,是全文的问题考察部分,着重梳理了司法实践中“情节”理解与认定方面存在的疑难和误区。主要包括:如《刑法》第13条与第61条中“情节”认定依据难以圈定与程度轻重难以衡量等因“情节”的概括性特征以致其认定标准难以把握之疑难;如“醉驾一律入刑”等忽略“情节”定量作用以致犯罪圈划定过大之问题;如存在“犯罪数额越大刑罚越重”等将刑法中“情节”与“情节”要素混淆的误区进而导致的刑罚裁量失衡之问题,甚至于近四年来针对个罪“情节严重”的27个司法解释中,近八成存在以单一物理量大小独立作为决定“情节”整体轻重的规定。种种疑难与误区的背后,是对刑法中“情节”的把握出现了问题。
  第三部分为“刑法中‘情节’理解与认定之理论基础”,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从哲学和刑法学层面分别为刑法中“情节”理解认定的问题之破解提供理论支撑。在哲学层面,刑法中“情节”的理解与认定必须遵循辩证唯物法普遍联系之基本特征以及质量互变之基本规律。在刑法学层面,刑法中“情节”的理解与认定在方法上须契合法教义学之研究方法,强调刑法总分则的系统联系;在理念上须贯彻刑法谦抑之基本理念,发挥罪刑谦抑的作用;在原则上须践行罪刑均衡之刑法原则,以其为标尺对“情节”的依据和轻重加以把握,进而进行合法又合理的定罪量刑。
  第四部分为“刑法中‘情节’理解与认定之问题破解”,是全文的问题解决部分,主要针对前文所总结梳理的“情节”理解认定上的问题,基于哲学与刑法学上的相关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主要包括:犯罪数额等是“情节”要素之一而非“情节”本身,实践中必须界分“情节”与“情节”要素以避免二者混淆所带来的罪刑不均;在定罪活动中,必须将“情节”作为所有刑事个罪的入罪门槛,刑法中所有刑事个罪均为情节犯;在量刑活动中,“情节”轻重即能够决定刑事责任轻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