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英译过程中的概念转喻研究
【6h】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英译过程中的概念转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Layout of the Study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The Review of linguistic studies on Legislative Text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

2.3 Limitation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3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ual Metonymy

3.2The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onymy

3.3Metonymy andTranslation

Chapter 4 Conceptual Metonymy in Translating the Contract Law ofthePRC

4.1 The Classifications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Translating the Contract Law of the PRC

4.2The Functions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the Contract Law

Chapter 5 TheCognitiv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Legal Translation

5.1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behind Translation

5.2The Explanation of Leg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Conceptual Metonymy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法律语言是在立法和司法以及其它法律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一种特殊语言变体。目前,针对法律语言这一特殊文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纵观国内外的文献,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法律文本翻译背后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规律的研究还尚比较少见。本文基于概念转喻理论,从认知视角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翻译过程中的概念转喻现象,探究了概念转喻在法律文本翻译中的认知功能以及在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1)《合同法》英译过程中的概念转喻主要体现为四类:整体-部分转喻、事件转喻、潜在-事实转喻和范畴-特征转喻;(2)概念转喻的使用使《合同法》英译本更具有权威性、准确性、精炼性以及客观性;(3)概念转喻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法律文本的翻译过程中贯穿了这一认知机制。替换、增译和减译等翻译技巧背后的认知动因实则是在翻译过程中译入语与源语对应项之间构建的一种语义上的转喻关系。本研究探讨了《合同法》英译本中的概念转喻,并分析了概念转喻在实现立法文本特征方面的功能,这有助于从概念转喻的认知视角深入理解立法文本的特点,同时为相关法律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著录项

  • 作者

    郝丽娟;

  •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淑琼;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英语;
  •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英译过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