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6h】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论

1.1引言

1.2多义性概念

1.2.1多义性与同形异义和模糊性

1.2.2多义词分类

1.3多义词习得研究现状

1.3.1国外多义词习得研究现状

1.3.2国内多义词习得研究现状

1.4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

1.4.1研究思路

1.4.2本文结构

第2章词义演变与多义词

2.1引言

2.2词义演变的方式

2.2.1词义的扩大和缩小

2.2.2词义的升降

2.2.3词义转移

2.2.4语法化

2.3词义演变的动因

2.3.1语言变化总的动因

2.3.2词义演变三动因

2.4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

2.5小结

第3章多义词的多学科研究

3.1引言

3.2多义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

3.3多义词的语用学研究

3.4多义词的心理语言学研究

3.4.1多义词的心理表征

3.4.2多义词义项的提取

3.5小结

第4章多义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4.1引言

4.2典型范畴化理论与多义词

4.2.1经典范畴化理论

4.2.2典型范畴化理论

4.2.3典型范畴化理论对多义词的研究

4.3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

4.3.1隐喻与多义词

4.3.2转喻与多义词

4.3.3隐喻和转喻的合力与多义词

4.3.4意象图式与多义词

4.4小结

第5章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现状

5.1引言

5.2研究背景

5.2.1规则多义词与不规则多义词

5.2.2语境与多义词

5.3研究设计

5.3.1研究问题

5.3.2研究对象

5.3.3研究工具

5.3.4数据收集

5.4结果与讨论

5.4.1语境线索与多义词义项推测情况

5.4.2多义词语义系统习得深度状况

5.4.3多义词学习策略及对义项之间联系的了解情况

5.5小结

第6章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实证研究(一)

6.1引言

6.2实验设计

6.2.1实验假设

6.2.2受试

6.2.3实验工具

6.2.4实施程序

6.3目标词义项分析

6.4结果与讨论

6.5小结

第7章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实证研究(二)

7.1引言

7.2通感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7.3通感隐喻与通感式词义延伸

7.4实验设计

7.4.1实验假设

7.4.2受试

7.4.3实验工具

7.4.4实施程序

7.5目标词义项分析

7.6结果与讨论

7.7小结

第8章结论与讨论

8.1引言

8.2论文的主要结论

8.3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8.4论文的不足之处

8.5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多义词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其研究在语言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来说,多义词一直是一大难题,原因在于受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系被看成是无理可据的,缺乏系统性。对于多义词的习得,要么要求学习者死记硬背各个义项,要么就是鼓励他们根据语境去推测义项。然而,死记硬背是一个极耗时的方法。此外,一些研究发现,根据语境去推测多义词的义项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有效,更重要的是,它不提高长期记忆。 认知语言学对于多义词的研究表明:1)多义词的义项是通过隐喻、转喻、意象图式转换等认知原则相互联系的;2)多义词的义项可以构成典型结构、家族相似性结构或词汇网络;3)无论从语言学概念还是非语言学概念来说,多义词研究与范畴研究有许多共性。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义词教学。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与二语词汇习得的界面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国外一些应用语言学家把认知语言学的多义性理论应用于二语学习者英语多义词习得的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尙存在着以下不足:1)局限于语言理解,没有研究学习者对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的了解能否帮助其提高目标词的产出能力;2)受试的样本量较小;3)没有相关实验证据表明该范式对长期记忆是否有好处。国内认知语言学多义性理论与英语多义词习得的界面研究以思辨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偏少。有鉴于此,认为很有必要把认知语言学的多义性理论应用于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多义词教学实践中,并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多义性理论为基础,以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受试,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受试根据语境推测多义词义项的情况怎样?推测规则多义词义项与不规则多义词义项的差异如何?2)受试的多义词语义系统习得状况如何?3)他们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吗?他们是怎样学习多义词的?4)受试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能否使其更容易、更有效地习得多义词?是短时习得还是长时习得?其目标词的产出能力如何? 通过测试和教学实验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受试根据语境推测多义词义项的效果总的来说不乐观,但对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推测比对非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推测要好;2)受试的多义词语义网络习得状况不佳,但对核心义项的掌握比对边缘义项的掌握要好;3)受试不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他们以死记硬背方式习得多义词义项;4)受试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能促进其多义词的短时习得和长时习得,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全文由8章组成: 第1章为导论。简要论述多义性概念和多义词的分类研究,对国内外多义词习得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 第2章讨论词义演变的方式、动因及认知机制。如果一个词具有多义性,这往往是词义发生演变的结果,历时语义演变的共时反映。词义演变经历“创新→扩散→结果”三个阶段。词义演变的动因包括主观、客观和语言三个动因。词义演变是发话人与受话人意义协商的结果,其中发话人是词义演变的核心。隐喻化、转喻化和主观化是发话人语义创新的主要认知机制。 第3章评述多义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语用学研究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多义性是异常,单义和同形异义是常态,主张把多义词的各个义项视为笼统定义下由语境确定的例示。但问题是一个笼统的定义很难覆盖多义词的全部义项。对许多词项来说,多义性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多义词的语用学研究强调语境对于多义词义项的确定,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规则多义词,忽略了对不规则多义词的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了多义词的心理表征和多义词义项的提取,其研究对我们的多义词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但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研究忽视了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通常仅仅研究多义词的两个义项,并错误地把多义等同于岐义;此外,很少关注多义词与思维的关系。 第4章探讨多义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认知语言学把多义词看成一个复杂的范畴,范畴中的多个义项通过隐喻、转喻及意象图式转换等认知原则而相互联系构成辐射网络,其中有中心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对一些具体的多义词的语义系统进行了分析,发现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转换能很好地解释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理据联系。 第5章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现状。以西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二年级105名学生为受试,用英译汉、汉译英和问卷调查三种测试工具调查他们多义词习得的现状。通过分析数据发现:1)受试根据语境推测多义词义项的效果总的来说不乐观,但对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推测比对非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推测要好;2)多义词的语义网络习得状况不佳,但受试对核心义项的掌握比对边缘义项的掌握要好;3)受试不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他们大多死记硬背多义词在词典中所列的前面1-3个义项。 第6章把认知语言学的多义性理论应用于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实证研究。以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二年级220名学生为受试,并随机把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的受试讲授目标词义项之间的隐喻和转喻认知理据,而对于对照组的受试只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目标词义项。讲授完后,立即用英译汉、汉译英两种测试工具测试两组受试的短时习得情况。半个月后,在事先不通知两组受试的情况下,用同一套测试题测试受试的长时习得情况。通过分析测试结果的数据发现:1)了解目标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的实验组受试在目标词的短时习得、长时习得和产出能力方面均大大优于对照组受试;2)实验组受试的短时习得和长时习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第7章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通感式多义词的习得进行实证研究。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以它为认知基础产生了大量的通感式多义词。在本次实验中,受试为同一批学生,实验方法和步骤与第6章中的研究相同。惟一不同的是,本次实验只用了汉译英一种测试工具。通过分析测试结果的数据发现:1)了解通感式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的实验组受试在目标词的短时习得、长时习得和产出能力方面均大大优于对照组受试;2)实验组受试的短时习得和长时习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第8章为结论与讨论。归纳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指出该研究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