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人际自立与人际应激事件的关系
【6h】

大学生人际自立与人际应激事件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应激的概述

2.1.1 应激的概念和分类

2.1.2 应激的测量和评估

2.1.3 应激的产生

2.2 人际应激的概述

2.3 人格与应激刺激

2.4 人际自立与人际应激事件

2.5 整体思路

3 研究一:大学生人际事件量表的编制

3.1 研究目的

3.2 大学生人际事件量表理论维度的构想

3.3 项目的收集与编制方法

3.4 大学生人际事件量表结构的探索

3.4.1 研究目的

3.4.2 被试

3.4.3 研究工具

3.4.4 研究程序

3.4.5 数据统计与处理

3.4.6 结果与分析

3.5 大学生人际事件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3.5.1 研究目的

3.5.2 被试

3.5.3 研究工具

3.5.4 研究程序

3.4.5 数据统计与处理

3.4.6 结果与分析

4 研究二:大学生人际自立与人际应激事件的关系

4.1 研究目的

4.2 被试

4.3 研究工具

4.3.1 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事件量表

4.3.2 大学生人际自立量表

4.4 研究程序

4.5 数据统计与处理

4.6 结果与分析

4.6.1 大学生人际应激事件的特点

4.6.2 大学生人际自立与人际应激事件的关系

5 讨论

5.1 大学生人际事件量表

5.2 大学生人际应激事件的特点

5.3 大学生人际自立与人际应激事件的关系

5.3 不足与改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压力或负性事件也随之向人们涌来。面对家庭、事业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各种烦恼与困扰,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否变得尤为重要。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所面临的负性生活事件或应激刺激涉及家庭、学业、就业、人际等多个领域。在这一年龄阶段,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人际领域中所发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更加重要的影响。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或正确对待负性生活事件,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为心理健康的保护性人格因素的人际自立,是自立人格的重要方面,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人际自立可能是个体抵御人际应激的保护性人格因素。本研究从这一理论假设出发,展开研究。
   本研究遵循“理论分析——研制工具——实际测量——研究特点及关系”的研究思路,在已有文献和相关量表整理与分析、个别访谈等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大学生人际应激事件的理论维度,即人际要求、人际冲突、人际挫折和人际丧失。并以这些理论维度构想为基础,通过初步施测和正式施测等步骤,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编制了“大学生人际事件量表”。采用大学生人际自立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事件量表进行问卷调研,通过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探索了大学生人际应激事件的特点及其与人际自立的关系,提出入际自立是抵御人际应激事件的保护性人格因素。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人际应激事件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包括人际要求、人际冲突、人际挫折和人际丧失四个维度。
   (2)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事件量表信度和效度尚可,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人际应激事件的工具。
   (3)不论是在性别、年级还是专业上,大学生在人际应激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
   (4)人际自立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人际应激事件的发生,可能是抵御人际应激事件的积极人格因素。
   (5)与独立性人际应激事件相比,人际自立与依赖性人际应激事件的关系更加密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