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际自立、人际归因、人际应激与心理症状的关系研究
【6h】

人际自立、人际归因、人际应激与心理症状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文献综述

1.1 问题提出

1.2.相关概念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以往研究的不足

1.5 本研究内容及假设

1.6.本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2.研究一:人际归因问卷的修订

2.1 问卷的形成

2.2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3 研究二:人际自立、人际归因、人际应激和心理症状的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工具

3.3 被试

3.4 研究程序

3.5 统计分析

3.6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研究已证实自立人格系统中的人际自立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人格因素,人际自立可以通过应激作为中介影响心身症状,随着研究的深入,人际归因被认为在人际自立影响心理症状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中介作用,人际归因是个体对人际事件的归因,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文化因此对人际事件的归因可能比对非人际事件的归因更值得研究。因此分析考察人际归因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具有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双重意义。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对人际自立、人际归因、人际应激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机制做了探索。首先,修订了Leftcourt等人(1979)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归属分量表。本研究一调查了400个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328份,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得到问卷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又发放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2份,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考察指标主要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半分信度、结构效度、校标关联效度。其次,研究二调查了500名在校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448份,对在校大学生的人际自立、人际归因、人际应激和心理症状特点进行描述统计,考察了性别、年级、专业、家庭居住地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二进一步考察了人际自立、人际归因、人际应激和心理症状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1)修订的人际归因量表经过信效度验证,可以使用测量人际归因状况,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人际归因有4个维度。
   (2)人际归因的成功内归因状况在专业类别差异显著,理科生的得分最高,工科生最低,成功内归因维度在家庭居住上差异显著,农村大学生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城市大学生。
   (3)人际责任特质状况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其中大一学生的平均得分最高,大四学生的平均得分最低,说明大学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愿意去承担人际交往中的责任。人际责任特质状况在专业类别上差异显著,文科生的平均得分最高,工科生的平均得分最低;人际责任特质状况在家庭居住地上差异显著,城市大学生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农村大学生的平均得分。
   (4)心理症状状况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表明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多的心理症状问题。心理症状在年级上具有显著差异,得分最高的是人四学生,最低的是大一学生,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症状。
   (5)人际归因在人际自立和心理症状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人际独立和人际开放可以通过人际归因中的失败内归因负向预测心理症状,人际独立和人际责任可以通过失败外归因负向预测心理症状;
   (6)人际应激在人际自立和心理症状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人际责任和人际独立可以通过人际应激作为中介负向预测心理症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