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汉植物词隐喻认知的文化对比研究
【6h】

英汉植物词隐喻认知的文化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英汉植物隐喻的理论基础

一.隐喻研究概述

(一)隐喻的定义和性质

(二)隐喻的分类

二.中西隐喻研究之比较

(一)西方隐喻研究

(二)国内隐喻研究

三.概念隐喻理论

四.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

第三章 英汉植物隐喻意义对比

一.相同的植物词,隐喻意义部分相同

(一)玫瑰与rose

(二)桃子与peach

(三)牡丹与peony

(四)桂树与laurel

二.相同的植物词,隐喻意义截然相反

(一)柳与willow

(二)红豆与red bean

(三)荷花与lotus

三.汉语里独有的植物隐喻词

(一)梅

(二)竹

(三)兰

(四)菊

四.英语里独有的植物隐喻词

(一)Lily与(百合)

(二)daisy雏菊

(三)dover苜蓿

(四)daffodil水仙

第四章 英汉植物隐喻文化义异同的原因

一.哲学渊源与神话传说不同

二.宗教背景不同

三.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

四.自然环境的不同

五.社会习俗不同

第五章 英汉植物隐喻研究的启迪

一.植物隐喻研究与文化教学

(一)植物隐喻与跨文化交际

(二)隐喻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二.植物隐喻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隐喻与汉语词汇教学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隐喻,从传统语言学上认为是一种修辞方式,直到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将隐喻摆脱了传统理论的束缚,认为隐喻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人类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隐喻性的,在我们认识世界、创造新的意义和接受新的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隐喻是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植物隐喻,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汉语言中存在着丰富的植物词汇,它们的隐喻意义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的地方,通过这些植物词的隐喻义从不同的层面上反映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英汉植物隐喻的认知方式略作论述,并且对两种语言中常见的植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进行对比和分析,因为隐喻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植物隐喻不同的文化意义,隐喻一定要放到具体的文化环境中去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文化差异来理解隐喻。同时,本文重点从文化角度指出英汉植物隐喻异同的原因,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英文化背景不同,主要是哲学渊源、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等的不同。
  除此之外,本文重点在于通过对植物隐喻表达上异同的原因的分析和探究,指出隐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隐喻的价值,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英汉两种语境下分析隐喻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文化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