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左右结构对称汉字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研究
【6h】

左右结构对称汉字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对称现象和结构对称汉字

1.2 汉字结构对称效应的相关研究

1.2.1 汉字的结构对称效应

1.2.2 汉字结构对称效应原因探究

1.3 家族效应的相关研究

1.3.1 词汇识别中的家族效应

1.3.2 拼音文字家族效应的研究

1.3.3 中文家族效应的研究

1.4 左右结构对称汉字的真家族假设

2.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2.2.1 实验一的目的和假设

2.2.2 实验二的目的和假设

3 实验一

3.1 被试

3.2 方法

3.3 实验材料

3.4 实验程序

3.5 脑电记录与数据分析

3.6 结果

3.7 讨论

4 实验二

4.1 被试

4.2 方法

4.3 实验材料

4.4 实验程序

4.5 脑电记录与数据分析

4.6 结果

4.6 讨论

5 总的讨论与结论

5.1 总的讨论

5.2 结论

6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结构对称汉字具有视觉上的对称性,这种特殊的对称结构给汉字带来一种知觉加工优势。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以形表意,它词汇特征(如结构方式、部件、笔画等)在汉字识别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以往的行为实验研究,汉字的结构对称效应即与非对称字相比,结构对称汉字的识别速度更快,正确率更高。为了更加突出汉字结构的对称性,本研究对结构对称汉字的定义更严谨,即要求结构对称汉字是以字的中心线为轴折叠左右部分可以完全重叠的汉字,也叫左右结构对称汉字(如,黄等)。
  很多关于词汇认知加工过程的ERP研究中,都会发现N400成分的出现,所以普遍认为N400与词汇的语义加工有关,但是也有很多研究发现词汇特征(如词频、词的具体性、词的真假性和正字法家族规模大小)可以影响N400成分的波幅大小。汉字的家族大小,一般是指改变汉字的某些笔画和部件所能构成的汉字个数。汉字的结构对称效应提示我们结构信息在视觉汉字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本研究认为结构对称汉字的一般家族成员里还有一类次家族成员,即基于汉字的这一特殊结构信息组成的左右结构也对称的家族成员,本研究也将其称之为真家族,那么非对称汉字的真家族就是结构也不对称的家族成员。通过对《现代汉语字频统计表》中的汉字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0.0015%-0.0418%的频率范围内左右结构对称汉字的比例只占3.8%,所以本研究认为左右结构对称汉字的真家族成员比非对称字的真家族成员少。
  实验一采用语义分类任务,记录和分析左右结构对称汉字和非对称汉字两种水平下的脑电数据,考察结构对称汉字的ERP效应。基于汉字结构信息的真家族假设,对左右结构对称汉字和非对称汉字两种实验材料的真家族成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左右结构对称汉字真家族成员显著少于非对称汉字的真家族成员[t=5.43,P<0.05]。假如实验结果诱发出了与家族效应有关的几个ERP成分P150、P200和N400,则表明基于汉字的这一结构信息组成的真家族成员假设是可以被考虑的,否则表明并不存在这样的对称结构家族。
  实验二采用押韵判断任务,记录和分析左右结构对称汉字和非对称汉字两种水平下的脑电数据。实验材料与实验一同。一些ERP成分对不同的实验任务不敏感,本实验的目的是考察使用押韵判断任务,结构对称汉字的ERP效应是否与实验一的结果一致,如果是,则进一步为基于结构信息的汉字真家族假设提供了证据,也进一步表明汉字的结构对称性不仅在视觉特征加工阶段起作用,也参与了语义信息的提取加工阶段。
  结果表明:(1)在ERP研究中汉字的结构对称效应依然寻在,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ERP效应(N170、P150、P200和N400),结构对称汉字比非对称汉字的真家族成员少,在认知加工中受到的干扰更少,从而更容易被识别。即对结构对称汉字的加工是通过早期的家族成员激活和后期词汇的干扰作用来完成的;(2)汉字的结构对称特征在汉字加工的早期正字法加工阶段和后期语义加工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3) N170对汉字的结构信息也比较敏感,说明N170可能参与了视觉信息的加工,P200和P150成分是两个相似的成分,都反映了词汇早期正字法加工,N400成分也反映词汇表征信息的加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