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材料结构及投放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研究
【6h】

材料结构及投放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基础

(一)生态学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材料与工具

(六)研究程序

三、研究结果

(一)研究结果Ⅰ:实验结果的量化分析

(二)研究结果Ⅱ:幼儿作品和语言分析

四、分析与讨论

(一)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二)不同结构材料对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影响

(三)不同结构化投放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影响

(四)总讨论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教育建议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通过操作材料来探索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指出,材料的结构性与儿童行为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其投放方式更是制约着幼儿创造性想象力的发挥。国内外研究者围绕材料结构与投放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发展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以学龄前幼儿为被试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法、测量法、作图法、创作法及一些经验总结和对相关理论的探讨等,很少进行严格的实验研究,不成系统;研究内容多关注材料结构及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或是针对创造性想象本身及其教育、发展等做的一些观察或相关研究,基本没有涉及从不同材料结构及其投放方式角度入手,来深入、系统地分析、验证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的;此外,在研究结论上,相关的一些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争议,适用性不强。
  因此,本研究选取了3-6岁共72名幼儿为被试,以材料结构、投放方式及年龄为实验因子,以幼儿的创造性想象为实验结果,以幼儿的熟悉度、顺序性等因素为非实验因子,通过幼儿的材料操作活动,了解学前幼儿创造性想象的特点,并初步探讨材料结构及其投放方式对3-6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另外,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还运用访谈法考察了幼儿的创造性想象能力,通过量化与质性的综合分析,以期客观、深入、全面地挖掘材料结构及投放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最终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3岁幼儿与5岁幼儿在创造性想象总分上的差异较为显著,虽然4岁幼儿与其他两个年龄段的幼儿相比差异表现得不是特别明显,但就总体上而言,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展是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且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具有不同的创造性想象特点。
  2.材料结构会影响幼儿的创造性想象,相对于高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更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展,只是低结构材料具有年龄的适用性,中大班幼儿更能驾驭。
  3.投放方式会影响幼儿的创造性想象,相对于高结构投放方式,低结构投放方式更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展,且同种材料既可高结构投放,也可低结构投放,其具有不同的效益。
  4.根据量化分析结果,材料结构与投放方式在创造性想象总分上无交互效应,但通过综合分析幼儿在材料操作中其语言及作品等的表现,显示出相对于高结构材料高结构投放和低结构材料高投放来说,低结构材料低结构投放和高结构材料低结构投放更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