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研究
【6h】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公民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

(一)公民意识教育:强调道德、权责一体与世界公民意识

(二)公民情感教育:培养公民的国家认同感

(三)公民能力教育:提倡主动公民,倡导公民的积极参与

二、《品德与社会》与公民教育价值取向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公民教育的相关性

(二)《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与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相关性

三、《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文本分析

(一)教材的选取

(二)分析方法

(三)宏观层面的统计分析

(四)微观层面的文本解读

四、对《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总结与反思

(一)《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总结

(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不足

(三)改进我国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了解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发展自己能力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都把造就合格的公民列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且也都在积极地创建适合本国教育实际的公民教育系统。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公民教育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厘清公民教育的内涵,研究我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颇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教材中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分析,探讨教材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从三个部分介绍了选题的来源,对公民、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价值取向、品德与社会教材等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简单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关于教材价值取向的研究、关于品德与社会教材价值取向的研究以及品德与社会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第二部分笔者以美、英、法、韩、日等国为参照,解析出了公民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公民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主要有:在公民意识教育上,强调道德、权责一体和世界公民意识;在公民情感教育上,培养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在公民能力上,提倡主动公民,倡导公民的积极参与。第三部分分析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公民教育的相关性。公民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所必需的知识、意识、情感和能力等。品德与社会课程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设,是一门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旨在促成学生形成优秀的品德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是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载体,是公民教育价值与观念的载体。通过对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的分析,能够解析出所蕴含的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第四部分,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分类,笔者搭建了品德与社会教材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公民知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情感教育和公民能力教育。之后,根据各分析类目与教材内容构建了分析亚目,形成“品德与社会教材公民教育价值取向量表”。对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相关文本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通过文本分析,进行数据的搜集与处理,得出了分析的结果。我国《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在公民知识教育上,倾向于生活化知识;在公民意识教育上,注重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在公民情感教育上,突出公民的爱国情感;在公民能力教育上,倡导公民的负责任能力和道德能力。进一步分析出我国《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