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阿魏酸衍生物的合成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6h】

异阿魏酸衍生物的合成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insulin)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可导致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异常。胰岛素长期缺乏可引发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成为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人将突破3亿。在糖尿病的四种类型中,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近年来Ⅰ型降血糖药和Ⅱ型降血糖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但仍无法阻止糖尿病的高发率。新型降血糖药的开发研究迫在眉睫。 升麻族(Tribe Cimicifugeae)植物隶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主要成分之一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是天然存在的3-苯基-2-丙烯酸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其对链脲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并且其作用与α1-肾上腺素受体及阿片μ受体有关,有可能成为降血糖药的一种全新作用机制。根据前体药物原理和药物拼合原理,对异阿魏酸的结构进行修饰和改造有望为Ⅰ型降血糖药的开发提供新的依据。 本文以异阿魏酸为先导化合物,经酯化反应和Knoevenagel-Doebner缩合反应合成了16个目标化合物,其中14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包括:以异香草醛和肉桂酸为原料,合成了9个(2E)-3-[4-甲氧基-3-[(2E)-(3-苯基)-2-丙烯酰氧基]苯基]-2-丙烯酸苯酚酯类化合物(L11~L19);以异香草醛和丙二酸为原料,合成了3个(2E)-3-(3-羟基-4-甲氧基苯基)-2-丙烯酸苯酚酯类化合物(L21~L23);以异香草醛和氰乙酰胺为原料,合成了2个(2E)-2-氰基-3-取代苯基-2-丙烯酰胺类化合物(L32、L33)。所有新化合物均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结构。 以胰岛素为阳性对照药,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初步胰岛素生长因子类似物筛选模型——葡萄糖消耗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μg/ml时,除化合物(2E)-3-[4-甲氧基-3-[(2E)-(3-苯基)-2-丙烯酰氧基]苯基]-2-丙烯酸-(4-乙氧羰基)苯酚酯(L15)外,其余15个化合物对Balb/C 3T3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葡萄糖吸收作用,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其中,L13、L14、L19和L22的促葡萄糖吸收率达30%以上(同浓度下,胰岛素的促糖吸收率是60.26%) ,有较好的降血糖活性。 初步讨论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发现化合物的结构影响活性,以电性效应和位阻效应为主要因素。目标化合物结构中右侧苯环如连有吸电子基团则化合物活性升高,连有供电子基团活性降低;若连有体积较大的取代基也影响化合物的活性。 目标化合物的确切降血糖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