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间接粘接技术在唇侧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间接粘接技术在唇侧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间接粘接技术与直接粘接技术的椅旁操作时间的对比研究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 间接粘接技术与直接粘接技术的托槽脱落率的对比研究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间接粘接技术转移精确性的临床研究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4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优化间接粘接技术流程

2.4.1 材料和方法

2.4.2 结果

2.4.3 讨论

第三章 离体牙实验

3.1 间接粘接技术与直接粘接技术的抗剪切强度的对比研究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托槽位置的准确性是获得良好矫治结果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当今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普遍应用。唇侧矫治器通常采用传统的直接粘接技术来粘接托槽,往往不能实现托槽的精确定位,尤其是后牙段托槽。这使得正畸医生不得不在矫治后期通过在弓丝上弯制各种补偿曲来弥补托槽位置不精确导致的牙齿排列不齐,以及会造成牙齿的往返移动,增加矫治时间和影响矫治效果。间接粘接技术的出现,使得托槽的精确定位成为可能,它是指将托槽和颊面管预先粘接到石膏模型上,然后制作转移托盘并将托槽和颊面管转移粘接到口腔内的一种正畸粘接技术。但由于间接粘接技术受到需要额外的技工室操作时间、技术敏感性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等原因限制,目前正畸临床主要应用于舌侧矫治,而较少应用于唇侧矫治。因此,评价间接粘接技术在唇侧矫治中的可靠性及找出引起这项技术敏感性的原因,为临床正畸医生提供参考以及为这项技术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与推广就变得十分有意义。本研究通过临床研究和离体牙实验来对比分析间接粘接技术和直接粘接技术在粘接唇侧矫治器中的总粘接时间、椅旁操作时间、托槽脱落率、抗剪切强度以及间接粘接的转移精确度,从而验证在唇侧矫治中,间接粘接技术是否优于传统的直接粘接技术以及此项技术是否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同时采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改良并优化间接粘接技术的标准化粘接流程,旨在为将间接粘接技术应用于唇侧矫治中以及为正畸临床医生选择一种简便可靠的粘接技术和在正畸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临床研究
  选取自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到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口腔正畸科做唇侧直丝弓固定矫治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4~30岁,平均19.4岁,安氏Ⅰ类错(雅)25例,安氏Ⅱ类错(雅)35例,均为非拔牙病例。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30例,B组患者30例,A组患者采用直接粘接技术粘接托槽,B组患者采用间接粘接技术粘接托槽;每例患者粘接20颗托槽,4颗颊面管,总共每组患者粘接600颗托槽,120颗颊面管。
  1.1.两组均采用四手操作模式粘接托槽,分别记录A组每例患者的椅旁操作时间以及B组每例患者的椅旁操作时间及技工室操作时间;
  1.2.分别记录A组和B组每例患者每个月复诊时的托槽脱落数及牙位,包括粘接时脱落的托槽数及牙位,并连续观察记录6个月;
  1.3.从B组患者中随机抽出5例粘接陶瓷托槽的患者采用3D口内扫描技术,分别对石膏模型和粘接至口内的托槽数据进行扫描,应用3-shape专用软件测量并对比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
  1.4.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中的六西格玛流程改善工具(DMAIC)对间接粘接技术的粘接流程进行改进并优化;
  2.离体牙实验
  收集因正畸减数拔除的离体前磨牙共40颗,不包括氟斑牙、四环素牙,以及必须保证牙体完整无龋坏、无充填物、无裂纹,并将离体牙放入0.9%生理盐水中常温保存。随后将40颗离体前磨牙样本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个样本,A组采用直接粘接技术粘接托槽,B组采用间接粘接技术粘接托槽;应用万有力学实验机分别对每颗离体牙样本的抗剪切强度进行测试,以及使用光学解剖显微镜计算牙釉质上的粘接剂残留指数(ARI);
  结果:
  1.临床研究
  1.1.A组粘接上半口托槽的平均椅旁操作时间为30.9±2.3min,B组粘接上半口托槽的平均椅旁操作时间为15.4±1.7min,(P<0.05);A组粘接单个托槽时间为2.58±0.19min,B组粘接单个托槽时间为1.29±0.14min,(P<0.05);B组粘接上半口托槽的平均技工室时间为30.8±2.7min,总的粘接时间平均为46.27±3.27min,(P<0.05);
  1.2.A组托槽总脱落率为9.7%,B组托槽总脱落率为8.3%,(P>0.05);A组颊面管脱落率为3.2%,B组颊面管脱落率为5.6%,(P<0.05);A组托槽脱落率为6.5%,B组托槽脱落率为2.8%,(P<0.05):
  1.3.A2、A4、A5、A6、B1、B2、B3、B5、C1、C3、C4、C6、D1、D2、D3、D6的位置在转移前后几乎是一致的,(P>0.05),而A1-切缘、A3-远中、腭侧、B4-切缘、B6-腭侧、C2-切缘、C5-切缘、D4-切缘、D5-颈缘的位置稍有差异,P值<0.05,但差异均在0.5mm以内;
  1.4.优化后的间接粘接技术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技工室时间和椅旁操作时间,确保了粘接的准确性和粘接质量以及节约了粘接成本;同时减少了患者的张口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2.离体牙实验
  A组和B组的离体牙的平均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2.06±7.16Mpa和22.98±13.07Mpa,(P<0.05);A组和B组的平均ARI指数分别为1.90±1.02和1.55±0.89,(P>0.05);
  结论:
  1.间接粘接技术具有显著减少椅旁操作时间的优势,尽管总的粘接时间是大于直接粘接技术的,但是灵活的技工室时间可允许医生从容的安排病人。
  2.间接粘接技术与直接粘接技术的托槽总脱落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颊面管脱落率显著高于直接粘接技术,而托槽脱落率显著低于直接粘接技术。
  3.间接粘接技术中应用双层硅橡胶转移托盘具有较高的转移精确度,能够满足正畸临床要求。
  4.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对间接粘接流程进行改进并优化后,能够显著提高粘接质量、提升粘接效率、降低粘接成本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
  5.间接粘接技术和直接粘接技术的抗剪切强度均能满足正畸临床需求,而且间接粘接技术的抗剪切强度显著高于直接粘接技术;两种技术的ARI指数均较高,没有统计学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