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OS清除性纳米粒的构建及其对药物引起的组织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
【6h】

ROS清除性纳米粒的构建及其对药物引起的组织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语列表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ROS清除性纳米粒的构建及理化性能表征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ROS清除性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能表征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4 ROS清除性纳米粒体外清除ROS性能测定和药物释放行为评价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

2.4.3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口服ROS清除性纳米粒防治NSAIDs介导的小鼠胃肠损伤的药物体内分布、药效学及生存率评价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口服ROS清除性纳米粒防治NSAIDs介导的胃肠损伤的药效学评价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口服ROS清除性纳米粒防治NSAIDs介导的小鼠胃肠损伤的生存率评价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OS清除性纳米粒在药物肝损伤模型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4.1 静脉注射ROS清除性纳米粒对APAP引起的肝损伤的初步药效学评价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OS清除性纳米粒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5.1 ROS清除性纳米粒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

5.1.3 讨论

5.2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生物化修饰纳米粒递药系统在炎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课题拟通过构建具有过氧化氢(H2O2)清除能力的载体材料,装载具有自由基清除功能的4-羟基TEMPO(Tpl),自组装形成纳米粒。该纳米粒具有ROS响应性,可靶向到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的组织损伤部位,并在ROS的作用下,水解释放出Tpl,达到对药物引起的组织损伤的靶向治疗作用。
  方法:
  1.H2O2清除性载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将9.44mmol的N,N-羰基二咪唑(CDI)与4.72mmol的4-羟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PBAP)溶于无水二氯甲烷(DCM)中,25℃搅拌1h,用去离子水和饱和NaCl溶液各洗3次,再用Na2SO4干燥30min。过滤、干燥滤液,得到CDI活化的PBAP(CDI-PBAP)。
  将1.52g的CDI-PBAP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再加入250mg的β-环糊精(β-CD)和0.8g的4-二甲氨基吡啶(DMAP),25℃磁力搅拌过夜,加入去离子水沉淀,离心,去离子水清洗沉淀3次,-80℃冻干沉淀,即得到具有H2O2清除性的β-CD材料(Ox-bCD)。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 Spectrometer)和核磁共振波谱仪对Ox-bCD进行结构表征。
  2.空白纳米粒的制备
  卵磷脂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2000)溶于无水乙醇并分散在水中,65℃搅拌1h。将溶于无水甲醇中的Ox-bCD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室温搅拌2h,10000rpm离心10min,得到空白纳米粒(NPs)。测定其粒径大小及表面电位,利用透射电镜(TEM)对纳米粒的形貌进行表征。
  3.空白纳米粒水解性能的评价
  将5mg的NPs分别加入到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和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其透光率。
  4.ROS清除性载药纳米粒的制备
  卵磷脂和DSPE-PEG2000溶于无水乙醇中,65℃搅拌1h。将溶于无水甲醇中的Ox-bCD和Tpl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室温搅拌2h,10000rpm离心10min,得到载药纳米粒(Tpl-NPs)。测定其粒径大小及表面电位,利用TEM对纳米粒的形貌进行表征,高效液相(HPLC)测其载药量。
  5.ROS清除性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评价
  配制pH1.2的PBS溶液及pH7.4的PBS溶液分别模拟胃肠道的酸碱环境,将载药纳米粒Tpl-NPs置于此模拟环境中,于特定时间取释放液。通过HPLC测Tpl的释放量。
  6.体外ROS清除性能测定
  配制30mM的H2O2溶液,并用此溶液配制0.064、0.125、0.25、0.5、1.0、2.0、4.0mg/mL的Tpl-NPs(或Ox-bCD)溶液,37℃孵育48h后测定溶液中剩余的H2O2的量,并绘制清除H2O2曲线。同时,配制0.064、0.125、0.25、0.5、1.0、2.0、4.0mg/mL的Tpl-NPs(或Ox-bCD)溶液,按照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并绘制抗超氧阴离子活力单位曲线。
  7.口服ROS清除性纳米粒在NSAIDs引起的胃肠损伤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卵磷脂和DSPE-PEG2000溶于无水乙醇中,65℃搅拌1h。将溶于无水甲醇中的Ox-bCD和花青素染料7.5(Cy7.5)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室温搅拌2h后,10000rpm离心10min,得到装载Cy7.5的纳米粒(Cy7.5-NPs),测定其粒径大小及表面电位,利用透射电镜(TEM)对纳米粒的形貌进行表征。口服Cy7.5-NPs后,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并解剖小鼠取胃、空肠、回肠、结直肠,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并统计荧光强度。
  8.口服ROS清除性纳米粒治疗NSAIDs引起的胃肠损伤的药效学评价
  雄性Balb/c小鼠禁食12h后,通过口服吲哚美辛(IND)建立NSAIDs介导的胃肠损伤模型,在口服吲哚美辛前1h口服生理盐水、Tpl、NPs、Tpl-NPs、铝碳酸镁。12h后取胃、空肠、回肠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胃、空肠、回肠的组织匀浆液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IL-1β、IL-10、TNF-α的含量。
  9.口服ROS清除性纳米粒对NSAIDs引起的胃肠损伤的生存率评价
  雄性Balb/c小鼠口服生理盐水、Tpl、NPs、Tpl-NPs、铝碳酸镁,1h后口服吲哚美辛。以此方式连续给药10天,每天观察其生存状态,统计其死亡个数。
  10.静脉注射ROS清除性纳米粒对APAP引起的肝损伤的初步药效学评价
  雄性C57小鼠禁食15-18h,通过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APAP)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并给与正常饲养,6h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Tpl-NPs,12h后取肝脏做H&E染色切片,肝脏的组织匀浆液测定H2O2、MDA、MPO、IL-1β、IL-10和TNF-α的含量。
  11.ROS清除性纳米粒在细胞水平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将巨噬细胞(RAW264.7)种植于孔板,与含血清培养基配制的纳米粒溶液共孵育12或24h后,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12.ROS清除性纳米粒的体外溶血实验
  提取雄性大鼠的红细胞,与不同浓度Tpl-NPs涡旋混合后,室温放置2h,离心取上清,加到96孔板进行血红蛋白的含量测定。
  13.口服ROS清除性纳米粒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通过一次性口服2.5g/kg、5.0g/kg的Tpl-NPs,每两天记录一次体重,两周后取全血测血常规,取血清测肾功能、肝功能,取各脏器及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做H&E染色切片,并统计脏器指数。
  结果:
  1.通过设计得到了具有H2O2清除性能的载体材料,核磁共振结果显示β-CD上含有5个PBAP单元。
  2.基于纳米沉淀法,成功的得到了空白纳米粒和载药纳米粒,粒径分别为136.9和146.1nm,表面电位分别为为-30.9和-24.7mV,其中Tpl-NPs中Tpl的载药量约为15%。
  3.ROS清除性纳米粒在PBS溶液中几乎不水解,在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下水解率不同,且随着H2O2浓度增大,水解率增大。在模拟胃肠道pH条件下,ROS清除性纳米粒在pH1.2的酸性介质中药物释放缓慢,而在pH7.4和H2O2共同存在的条件下释放较为迅速。
  4.ROS清除性能实验表明,Tpl-NPs(Ox-bCD)清除H2O2呈线性关系,抗超氧阴离子活力单位呈曲线,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
  5.活体成像结果显示,口服Cy7.5-NPs后,Cy7.5在胃肠损伤模型组中比正常小鼠组中聚集的时间更长,荧光强度也更强。
  6.基于胃肠损伤模型的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口服Tpl-NPs后,胃、空肠、回肠部位的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生存率提高,通过H&E染色组织切片结果看到组织损伤减小。
  7.在肝损伤模型中,静脉注射Tpl-NPs对APAP引起的肝脏损伤起到了治疗与保护作用。
  8.初步安全性结果显示,Tpl-NPs对RAW264.7巨噬细胞无明显毒性;同时对红细胞无溶血现象。口服高剂量ROS清除性纳米粒未见血常规、肾功能和肝功能的改变;H&E染色组织切片未见脏器及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部位病理性变化。
  结论:
  1.通过将PBAP共价键合于β-CD上,得到了具有ROS响应性和H2O2清除能力的β-环糊精载体材料,即Ox-bCD。
  2.用改良的纳米沉淀/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空白纳米粒和负载自由基清除剂Tpl的纳米粒,其形态良好,粒径分布均一,其具有ROS响应性;且体外实验证明Tpl-NPs能有效清除H2O2和超氧阴离子。
  3.口服或静脉给药后,Tpl-NPs能够靶向于氧化应激水平增高的组织损伤部位,靶向至损伤部位后,缓慢释放Tpl,延长其在损伤部位的保留时间。通过消耗局部组织中的H2O2,并利用释放的Tpl清除自由基,起到对胃肠损伤及肝脏损伤的保护与治疗且副作用较低。
  4.ROS清除性纳米粒对细胞的毒性较小,一次大剂量口服后对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无影响,对胃肠组织无刺激。静脉注射对红细胞无溶血现象。
  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构建H2O2清除性的载体材料,以其负载自由基清除剂Tpl,合成了ROS清除性Tpl-NPs纳米粒,该纳米粒可靶向到组织损伤部位,延长自由基清除剂的体内保留时间,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NSAIDs和APAP副作用的纳米药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