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回族村落秩序建构——以山东省德州市陵县陈辇村为例
【6h】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回族村落秩序建构——以山东省德州市陵县陈辇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回族村落的研究

二、村落秩序的研究

三、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概念界定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调查地简介

一、研究方法

二、调查地简介

第二章 村落行政公共空间与秩序建构

第一节 陈辇村的行政公共空间

一、行政公共空间与行政精英

二、行政公共空间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行政公共空间的演进

一、由单一走向多元

二、行政精英的主导

第三节 行政公共空间对秩序建构的主导

一、村委会与村民的互动

二、村委会内行政精英的活动

第三章 村落宗教公共空间与秩序建构

第一节 陈辇村的宗教公共空间

一、宗教公共空间与宗教权威

二、宗教公共空间的形成背景及活动

第二节 宗教公共空间的世俗化

一、宗教教义阐释的现实化

二、宗教活动形式的简约化

三、宗教从业者角色的多元化

第三节 宗教公共空间对村落秩序的建构与维持

一、宗教道德引导秩序建构

二、宗教活动维持秩序建构

第四章 村落经济和文化公共空间与秩序建构

第一节 陈辇村的经济公共空间

一、村落经济公共空间及其形成

二、经济公共空间与秩序建构

第二节 陈辇村的文化公共空间

一、村落文化公共空间及其建立

二、文化公共空间与秩序建构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讨论和反思

一、村落秩序的基本结构与两大村治秩序的互动

二、公共空间视角研究村落秩序的契合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秩序和稳定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焦点议题之一。本文选取一个杂居地的回族村庄——山东德州陵县糜镇陈辇村为研究对象,以村落公共空间理论为研究视角,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着力描述、分析该村村民在村民委员会、清真寺、集市、牛羊交易市场、文化大院和文体综合广场这几个村落公共空间的活动及互动,并试图归纳村落秩序的生成逻辑。
   本篇文章依次从行政公共空间、宗教公共空间、经济和文化公共空间这几类公共空间来描述和讨论陈辇村村落秩序建构,并将陈辇村村落秩序的建构分为两方面:村内秩序的建构和村际秩序的建构。在村内秩序建构方面,陈辇村内的行政公共空间村委会和宗教公共空间清真寺发挥着主要功能。陈辇村村委会发挥着多元功能,同时村支书扮演了村庄精英主导角色,村委会与村民的互动和村庄精英的活动在这两个前提下展开。在此过程中,村委会令村民信服,也规范着村民在村落中的活动,这为村落秩序的建构提供了规范基础。行政公共空间对村庄内部秩序建构起主导作用。在宗教世俗化的大背景下,陈辇村宗教公共空间清真寺依靠宗教道德引导秩序建构。宗教使村民产生一致的价值规范,形成村落社会关联,宗教活动强化了村民习得的宗教教规进而维持秩序建构。在村际秩序建构方面,本文聚焦陈辇村村落经济空间中形成的经济关联和文化公共空间中形成的文化关联,考察其在村际秩序建构中的作用。在集市和牛羊交易市场经济公共空间中,陈辇村村民与其他村民间通过交易产生经济关联,促进了村际秩序的建构。文化大院和文体综合广场等文化公共空间为回、汉村庄村民共同参加文体活动提供了平台,对于村庄之间秩序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对陈辇村村落公共空间与秩序建构的论述,本文讨论了村落秩序生成逻辑和公共空间在村落秩序研究的契合性这两个问题。民族地区村落秩序生成研究应关注政府的行政嵌入和村落的内生力量的互动过程,因为民族村落秩序建构不仅需要政府的强大行政力量支撑,也需要村落内部形成的自然约束力。同时,村落公共空间视角在民族地区村落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也需要后续研究来加以检验、补充和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