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研究
【6h】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基础

第一节 三教融合渊源及“三教合一”思潮

一、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五代及宋初时期

第二节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与“佛老同源”说

一、苏辙佛道会通思想形成条件

二、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特色——佛老同源

第二章 苏辙佛道会通理论实践

第一节 以佛解老:《道德真经注》

一、以佛解老核心概念:“性”

二、“去妄复性”与“明心见性”

第二节 以老解佛:《书传灯录后》

一、“返流全一”与“混而为一”

二、“无为之法”与“以无为法”

第三章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与修养论

第一节 “气”与“心”:佛道会通的修养对象

一、苏辙论道家之“气”

二、苏辙论释家之“心”

第二节 “坐忘”与“坐禅”:佛道会通的渐修法

一、修身之“坐忘”与养心之“坐禅”

二、佛道修养与苏辙贬谪心态

第三节 “维摩诘”与“支离疏”:佛道相通的病中自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儒释道三教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斗争与融摄后,终于在北宋年间逐渐走向合流,形成以儒为统,融会佛道的“三教合一”局面。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思潮,既是在诸多思想家的推动下完成,也影响了当时的一众学者。苏辙是众多学者中的一位,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思潮带来的影响。作为蜀学学派的中坚力量,苏辙的哲学思想可谓蜀学思想的核心,也最能够代表蜀学学派特点。概而言之,“重人情”与“杂佛道”可算作蜀学最重要的两个特征。而正是这种对于佛道的宽容态度,令苏辙提出了不同于正统儒生将三教归于儒学的主张,他提出了一个超越学派门第之见的概念——“至道”——以统摄儒释道三家。事实上,“至道”在本质上更趋向于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相关概念,以此为“三教合一”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且认为“至道”与儒为道器关系,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使蜀学成为理学家的攻击对象。研究苏辙的佛道会通思想,需要发掘其思想中的独特之处。苏辙曾言:“老佛同一源,出山便异流。”表现出对于佛道关系的一种理解。在苏辙看来,佛道共有一个源头,也就是“至道”,只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分离为二家。这种溯源意识成为了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的闪光点。基于佛道的同源关系,“至道”既具有道家哲学中“道”的特点,即超越时空、不可言说、遍满万物等,又有佛教哲学中的“中道”性质,即不落二边、非有非无、即有即无。
   苏辙将佛道会通思想运用于理论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佛解老,如《道德真经注》;一是以老解佛,如《书传灯录后》。苏辙在注解《道德经》时,十分注意融佛以解老,并将核心落实到“性”这个概念上。苏辙认为“道在人(曰)性”,“性”即为“道”在人身上的体现,因此“性”承接了“道”的一系列特点。同时,苏辙将禅宗中对于心性论的见解融会其中,使得“性”又被释为人之“本性”,具有“本自清净”的特点。人若要回归本性,则需“去妄”,消除一众妄念的蒙蔽,才能够现出“清净本性”,这正同于禅宗“明心见性”的主张。通过对《书传灯录后》中相关文字的分析,可以发现苏辙以老解佛的理论实践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是将《楞严经》“六用不行,返流全一”与《道德经》中“(夷、希、微)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互证,指出佛道二家都有关于合于至道之本性的描述。其二是苏辙对佛教术语“无为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传统上的“无为之法”应为“以无为法”,即效法于“无”(道),从中可见道家哲学影响。
   修养论方面,也体现出苏辙在佛道会通问题上的看法。首先是佛道相通的修养对象。虽然道家言“气”,佛家曰“心”,但在苏辙这里,“心”与“气”不仅联系密切,一损俱损,甚至可视为一体。同时,在苏辙思想中,“心”与“气”因直接与外物相接,具有可善可恶的属性,都是需要在主观上进行抑制的对象,既不能一味保护,也不能放任自流。第二,是佛道会通的渐修法。佛教中的“坐禅”与道家中的的“坐忘”无论在形式还是修养过程上都十分相似。道家通过“忘名”、“忘身”以期达到的境界实则同佛家所言“寂灭”类似,都是从“心”上去除所念,消灭“自我”,从而消融于宇宙万物。这样的修养不仅使得苏辙体道更深,更使他在谪居期间得以保持良好心态。最后,苏辙在作品中多以“维摩诘”或“支离疏”自喻。在分析过这两个人物形象内涵后,可以看出苏辙以此为喻的心理,既有对自己病体的自嘲,也有作为习道者的对于至道大德的无限向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