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经》与孔子美学
【6h】

《诗经》与孔子美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选题意义及目的

2.研究现状之综述

2.1 典籍方面

2.2 当代专著

2.3 论文方面

3.相关概念之界定

3.1 孔子美学释义

第1章 讨论《诗经》的缘起、分类及思想内容

1.1 《诗经》的缘起

1.1.1 成诗时代及名称由来

1.1.2 采诗说与献诗说

1.1.3 孔子删诗说

1.2 《诗经》的分类——四始六义及三体三法

1.3 《诗经》的思想内容

第2章 孔子美学的主要内容

2.1 仁学与美学

2.2 兴观群怨说

2.3 中和之美

2.3.1 温柔敦厚

2.3.2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4 孔子论美与善

第3章 《诗经》的孔子美学式解读

3.1 仁礼——《诗经》审美的思想基础

3.2 兴观群怨——《诗经》的社会作用

3.2.1 兴,感发意志之美

3.2.2 观,对现实人生的窥探

3.2.3 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伦理

3.2.4 怨,否定性情感的合理宣泄

3.3 和谐——《诗经》的主旋律

3.3.1 天人合一

3.3.2 人伦和谐

3.4 尽善尽美——《诗经》的人格审美导向

3.4.1 威仪之美,礼仪之善

3.4.2 谦谦君子,文质彬彬

3.4.3 尽善尽美,理想的人格审美

第4章 从孔子美学角度解读《诗经》的当代价值

4.1 遵从“仁礼”的道德回归

4.2 关注现实人生

4.3 反思人格美的塑造

4.4 构建和谐社会的范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文化的先河,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直达人心,获得人情感上的共鸣,其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艺术价值是为审美,思想价值是为内涵,《诗经》的审美内涵对孔子的美学思想影响深远,孔子重视《诗经》,治诗颇深,他对《诗经》做出了很多评价和探讨,他对《诗经》进行了删定整理,将其作为孔门诗教的文本教材,一方面希望弟子可以欣赏诗语言之美,另一方面也要求弟子通过对诗的学习,培养出完美的人格,实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政治目的。可以说,《诗经》对孔子的审美思想形成影响很大,《诗经》为孔子的美学思想提供了一个形象、具体的文本载体,使之不再是空泛的、难以理解的纯理论。同时,孔子又以自己的方式对《诗经》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做出了解读。
   本文通过对《诗经》的孔子美学式的解读,希望能够更加明确和把握孔子的美学思想。而在明确和把握孔子的美学思想的同时,笔者试图说明孔子美学解读《诗经》的当代价值。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了《诗经》的缘起、分类和思想内容。《诗经》始称《诗》,产生于先秦时代,是一部记录周人生活各方面的“百科全书”,《诗经》没有具体的作者,论及来源,认为是经由“献诗”、“采诗”两种方式,由史官编订后献于统治者了解民情。有人认为当时的诗必然不是只有三百篇而已,今日之“诗三百”是经过孔子删定而成。诗经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所谓四始是指“风”、“大雅”、“小雅”、“颂”的首诗篇;而六义则将《诗经》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个部分;唐代孔颖达将六义又分为“三体三法”,即前三者为体裁,后三者是作法。《诗经》的思想内容涵盖范围很广,大体可分为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农事诗、颂诗五类。通过对《诗经》的探讨,使人们对《诗经》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第二部分探讨了孔子美学的主要内容,从其美学思想的核心“仁”到其对艺术的作用兴观群怨的论述,从“里仁为美”到其对人格美的要求“尽善尽美”,对孔子美学主要内容的探讨能使人从宏观上把握孔子美学的内涵。
   第三部分对《诗经》进行了孔子美学式的解读,包括以“仁礼”作为《诗经》审美的思想基础,诠释兴观群怨在《诗经》中的体现,从表现天人合一、人伦和谐的《诗经》篇章中理解孔子的和谐之美,再将《诗经》中对人格美的展现与孔子尽善尽美的思想相联系,通过这些论述,试图将《诗经》与孔子的美学思想做一个对接。
   第四部分揭示以孔子美学角度解读《诗经》的当代价值,第一遵从“仁礼”的道德回归,第二能够使人关注现实人生,第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范本,第四对人格美的塑造进行了反思。

著录项

  • 作者

    郝珊;

  •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学科 中国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士林;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美学史;儒家;
  • 关键词

    《诗经》; 孔子; 美学思想;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21:28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