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高原型细毛羊种质特性研究——微卫星DNA标记分析
【6h】

中国高原型细毛羊种质特性研究——微卫星DNA标记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插图目次、附表目次

1文献综述

2选题依据和意义

3试验材料和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讨论

6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独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生物的种质应该指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即其基因组。每个物种都有其种质特征,从而使得一种生物有别于另一种生物。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是中国育成的高原型细毛羊品种,它们都繁育在海拔3000m左右的地区,已成为当地农牧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为了阐明高原型细毛羊的部分分子遗传标记特征,阐述高原型细毛羊品种间的遗传相关和遗传差异,为国内外评价细毛羊品种种质特征和遗传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选择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藏羊、滩羊、湖羊、小尾寒羊、岷县黑裘皮羊5个国内绵羊品种共7个群体及国外引进品种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赛尔羊2个品种为比较研究对象,共11个群体采集血样432份,运用15个微卫星座位,对绵羊群体的微卫星DNA标记开展研究。实验数据采用相关的软件通过计算机处理。结果如下:(1)11个绵羊群体的15个微卫星座位共发现201个等位基因,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群体中的等位基因数均为128个。每个微卫星座位上都有占有优势的等位基因,且对于不同群体在相同座位上的优势基因是不同的,如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在HSC座位上的优势基因分别是281bp(频率为23.86﹪)和279bp(频率为21.59﹪);在ILSTS005座位上的优势基因均为196bp(频率分别为34.44﹪和51.11﹪)。在15个微卫星座位上,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群体中所发现的等位基因平均数相同,均为8.53个。(2)在11个绵羊群体中,2个引进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于中国9个绵羊群体较低。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的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7465和0.7435,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577和0.7565。(3)在准确性检验、杂合子缺失检验和杂合子增加检验中,分别有25个、33个和8个“群体-座位”偏离了哈代——温伯格比率。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在三种检验中分别共有5个和6个“群体-座位”偏离了哈代——温伯格比率。(4)群体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2个引进绵羊群体与9个中国绵羊群体间的DA值和DS值均高于任何9个中国群体之间相对应的数值,这与其地理分布相关。青海细毛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群体间的DA值和DS值均较小,分别为0.0762和0.0785,这与它们选育的遗传背景有关,即在选育过程中具有较近的父系和母系来源。(5)主成分分析表明,2个引进国外绵羊群体明显不同于9个中国的绵羊群体,它们在PC坐标系中均远离9个中国绵羊群体。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在PC1-PC2、PC1-PC3和PC2-PC3坐标中都具有较近的坐标距离,即它们相对其他群体具有相近的主要成分。这些结果和系统发育分析所得的结果一致。(6)群体遗传结构推演证明,2个引进国外群体的遗传结构不同于中国的9个绵羊群体(K=2时),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结构又不同于其它7个中国绵羊群体(K=3时),其他7个中国绵羊群体中未发现明显的遗传结构不同。同时,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的群体结构十分相近(当K=2、K=3、K=4或K=5时)。这与系统发育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也与2个品种的形成过程吻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