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6h】

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2 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研究

1.3.2 关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

1.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修课教学现状研究

1.3.4 影响网球专修课教学的因素

1.3.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文化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及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1.1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1.2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2 网球专修课课程设置

3.2.1 课程目的任务与效益

3.2.2 课程建设

3.3 网球专修课教学现状

3.3.1 教学大纲分析

3.3.2 开课情况分析

3.3.3 开课时间与课时量

3.3.4 教材选择及教学内容选择

3.3.5 教学方法与手段

3.3.6 考核标准分析

3.3.7 硬件设施情况

3.4 网球选修课学生情况分析

3.4.1 学生选课动机及学习态度分析

3.4.2 学生网球基础水平分析

3.4.3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5 网球专修课教师队伍情况分析

3.5.1 教师学历、年龄、性别、职称、工作年限结构分析

3.5.2 教师网球裁判等级和组织竞赛能力分析

3.5.3 教师科研水平及进修情况分析

3.5.4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3.5.5 网球专修课的开设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关系

第4章 网球专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5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4.1.6 场地设施条件落后

4.1.7 考核评价模式僵化

4.2 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4.2.1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4.2.2 完善配备教师结构

4.2.3 提升专修学生整体素质

4.2.4 精简优化教学内容

4.2.5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4.2.6 改善场地设施条件

4.2.7 构建科学化考评体系

5.1 结论

5.1.1 教学目标设置较为合理

5.1.2 课程设置情况较为理想

5.1.3 教学对象积极性程度高

5.1.4 就业程度及其前景较好

5.1.5 教学方法手段有待优化

5.1.6 网球教学设施相对不足

5.1.7 教师结构层次搭配失衡

5.1.8 尚存高校未设置网球专修课程

5.2 建议

5.2.1 完善网球场馆设施建设

5.2.2 优化网球教师结构水平

5.2.3 提升网球教学质量水平

5.2.4 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动机

5.2.5 营造浓厚网球校园文化

5.2.6 积极开展网球专修课程

5.2.7 加强相关领导重视程度

5.2.8 构建科学化考评体系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使之得到广泛的普及、拥有良好的群众参与基础和广阔的潜在体育消费市场,所以才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逐步被高校列为专修课程,这也符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需要。高等院校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是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体育教育人才。在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修课的课时在学业总课程学时中占了大部分比例。专项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就业需求、以及学科需要等因素影响下而选修的一项技能提升课程,它在理论、技战术、能力方面较普修课有很大程度的延伸与提高。网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新宠,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提高网球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网球教学训练高精尖人才是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在,作为开展网球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网球教学质量的优劣也被提上日程。但是,根据笔者先前的初步调研,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选修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与目前网球运动迅速发展的现状不相匹配。在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福建省高校网球专修课的开展受到了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福建省高校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7所有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修课的高校进行调查研究,主要从这几所高校开展网球专修课的学生师资情况、硬软件设施及高校大学生学习网球专修课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如下结论:教学目标设置较为合理、课程设置情况较为理想、教学对象积极性程度高,但教学方法手段有待优化、教学基础条件有待加强。在分析了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修课的教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精简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科学化考评体系、提升专修学生整体素质和改善场地设施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