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益肾降浊方对慢性肾衰大鼠血清SOD、MDA、TNF--a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益肾降浊方对慢性肾衰大鼠血清SOD、MDA、TNF--a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来源

1.3 药品配置

1.4 主要实验试剂

1.5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与饲养

2.2 造模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标本的收集与方法

2.5 观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2.6 病理观察

2.7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大鼠一般情况

3.2 实验室检查结果

4 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5 5/6肾切除CRF大鼠模型的建立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研究现状

1.1 现代医学对CRF病因的研究进展

1.2 现代医学对CRF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中医对CRF的认识

2.1 CRF的病名及历史沿革

2.2 中医对CRF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益肾降浊方治疗CRF的思路与依据

1.1 脾肾虚衰,湿浊瘀毒内停是CRF的主要病因病机

1.2 益肾降浊方的组方方义

2 益肾降浊方对血Scr、BUN的影响

3 益肾降浊方对β2-MG、NAG、RBP的影响

4 益肾降浊方治疗CRF的机制探讨

4.1 益肾降浊方对血清SOD、MDA的影响

4.2 益肾降浊方对TNF-a表达的影响

5 益肾降浊方治疗CRF的疗效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文献综述 益肾降浊方中单味中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益肾降浊方对5/6肾切除CRF大鼠血清SOD、MDA、TNF-a的影响,探讨益肾降浊方治疗CRF的疗效机制,为临床上益肾降浊方的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尿毒清对照组12只、益肾降浊方治疗组12只。模型组、尿毒清对照组、益肾降浊方治疗组进行5/6肾切除手术,建立CRF大鼠模型;空白组不进行手术,假手术组进行假手术;手术4周后,于每日上午,分别用尿毒清颗粒、益肾降浊方给对照组、治疗组灌胃56天;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则分别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56天早晨7点将大鼠放入代谢笼收集24小时尿液,次日早晨7点收集尿样并记录尿量,用以检测尿β2-MG、尿NAG、尿RBP;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组大鼠RBC、Hb及血清Scr、BUN、SOD、MDA、TNF-a、β2-MG的含量;取肾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BC、Hb、SOD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清Scr、BUN、MDA、TNF-a、β2-MG及尿β2-MG、NAG、RBP的含量明显升高,有明显差异(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颗粒组和益肾降浊方组均能明显升高RBC、Hb、SOD的含量,降低血清Scr、BUN、MDA、TNF-a、β2-MG及尿β2-MG、NAG、RBP的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③与尿毒清颗粒组比较,益肾降浊方组能明显升高RBC、Hb、SOD的含量,降低血清Scr、BUN、MDA、TNF-a、β2-MG及尿β2-MG、RBP的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④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光镜下可见: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肾小球、肾小管及间质无明显改变,排列分布正常,假手术组偶见间质炎细胞浸润;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有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间质纤维增生、炎细胞浸润,局灶性排列分布紊乱;对照组肾小球内水肿,肾小管有萎缩,间质纤维增生,排列分布尚正常;治疗组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间质纤维增生,排列分布尚正常。 结论:(1)益肾降浊方能一定程度上改善CRF大鼠贫血状态;(2)明显升高CRF大鼠血清SOD的含量,降低血清MDA、TNF-a的含量;(3)益肾降浊方能明显降低CRF大鼠血清Scr、 BUN,具有改善CRF大鼠肾功能的作用;(4)益肾降浊方能明显降低CRF大鼠尿β2-MG、NAG、RBP的水平,具有改善CRF大鼠肾小管功能的作用;(5)益肾降浊方能改善CRF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