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州地区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6h】

福州地区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资料来源

2.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中医证素辨证

5.1.中医证候资料采集量表

5.2.中医症候采集

5.3 证素积分计算方法

6.统计学处理

7.技术路线图

结果

1.一般资料

1.1 性别

1.2 年龄

1.3 病程

2.症候学资料

2.1 症状

2.2 舌象

2.3 脉象

3.功能性便秘的证素分布规律

3.1 病位证素分布规律情况

3.2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3.3 病位证素组合分布规律

3.4 病性组合分布规律

3.5 年龄对病位证素的影响

3.6 年龄对病性证素的影响

3.7 性别对病性证素的影响

3.8 性别对病位证素的影响

4.功能性便秘证型分布规律

4.1 证型分布情况

4.2 证型虚实的分布

4.3 性别对证型虚实的影响

4.4 年龄对证型虚实的影响

4.5 各证型在年龄上的分布情况

讨论与分析

1.一般资料分析

1.1 性别

1.2 年龄

2.症候学资料分析

3.证素证型分布分析

3.1 病位证素分析

3.2 阴虚肠燥证及相关病性证素分析

3.3 肠道气滞证及气滞病性证素分析

3.4 湿热邪病性证素及湿滞肠道脾虚证分析

3.5 虚实夹杂的相关分析

4.便秘证素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证素理论探讨福州地区功能性便秘中医证素证型的临床分布规律,为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中医辨证规范化提供较为客观的标准,完善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临床分型,以期望能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根据罗马Ⅲ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纳入研究病例,利用《四诊信息采集表》进行临床调查登记,运用KY3H证素辨识—评估—干预系统辨证分析,探讨14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规律。
  结果:
  1、福州地区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男女比例1∶1.9;老年人发病(66.21%)高于中年人(33.79%)。病程主要集中在1-5年和≥10年,分别占总人数的33.10%和31.03%。
  2、福州地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病位证素为:大肠、脾、胃、肝、胞宫、肾、心、小肠。其中男性的病位证素为:大肠(90.00%)、脾(52.00%)、肝(42.00%)、肾(12.00%)、胃(10.00%)、心(10.00%);女性为大肠(100.00%)、脾(52.63%)、肝(48.42%)、肾(21.05%)、胃(20.00%)、胞宫(15.79%)、心(10.53%)、小肠(2.63%)。
  3、福州地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病性证素为:阴虚(82.76%)、气滞(74.48%)、湿(60.00%)、血虚(55.86%)、热(52.41%)、气虚(51.72%)、阳虚(51.03%)、血瘀(26.21%)、痰(15.56%)、阳亢(11.03%)、气陷(9.66%)、津亏(5.52%)、血寒(2.76%)、食积(2.76%)、闭(1.38%)。
  4、福州地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证候较为复杂,大多涉及多病位、多病性证素组合,病位主要在大肠,与脾、肝相关;病性上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气滞、湿、热。实证以肠道气滞证为主(P=0.000,P<0.05),虚证以阴虚肠燥证为主(P=0.000,P<0.05),虚实夹杂以湿滞肠道脾虚证为主(P=0.000,P<0.05)。
  5、福州地区功能性便秘患者中,中年人以实证(48.98%)和虚实夹杂(42.86%)为主,老年人以虚证(47.92%)为主;男性以实证(52.00%)为主,女性以虚证(37.50%)和虚实夹杂(42.11%)为主。
  6、年龄、性别对功能性便秘病性、病位证素的分布上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1、福州地区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发病;老年人发病高于中年人。
  2、福州地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病位主要在大肠,涉及脾、肝,病性上以阴虚为主要发病因素。本病的证候较为复杂,大多涉及多病位、多病性证素组合,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气滞、湿、热。实证以肠道气滞证为主,虚证以阴虚肠燥证为主,虚实夹杂以湿滞肠道脾虚证较为常见。
  3、中年人以实证和虚实夹杂为主,老年人以虚证为主;男性以实证为主,女性以虚证和虚实夹杂为主。本研究中提示了福州地区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在病性上存在湿、热病性证素,证型上存在湿滞肠道脾虚证,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完善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临床分型,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