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兴衰与变迁——当今民俗文化现象分析
【6h】

兴衰与变迁——当今民俗文化现象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第2章 民俗文化的产生

2.1 什么是民俗文化

2.1.1 民俗活动

2.1.2 民间美术

2.1.3 岁时节日

2.2 民俗文化存在的原因

2.2.1 自然因素

2.2.2 人文因素

2.3 民俗文化的作用

第3章 民俗文化的衰落

3.1 政治经济因素

3.2 文化因素

3.3 影响

第4章 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4.1 “以小见大”

4.2 “与时俱进”

4.3 民俗文化思想在现今艺术家作品中的体现

4.3.1 主要艺术家作品的表现

4.3.2 结合自身作品的表现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品实践

展开▼

摘要

中国民俗文化是东方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积淀,承载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内容,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俗文化的形式多样,包括婚丧嫁娶、时令节庆以及剪纸、年画、泥塑等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来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例如东汉时期的说唱陶俑可看到当时地方文化艺术发展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因战乱人们迁徙而带来的南北地域文化的交融;辽、元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特点进入到其中;北宋的《清明上河图》里的民间风俗也体现出因经济兴盛而产生的热闹景象。但物极必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带来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原本处在相对封闭环境里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国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已经被破坏。另外因自身是历史的产物,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显得些许陈旧,从曾经辉煌的时刻转入到博物馆玻璃幕后。对于如何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不让民间艺术成为时代的活化石,是当前民俗文化复兴建设的重要任务。现今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的发展,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使其获得新的生命,更加符合当今的社会文化特点,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艺术财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