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肾健脾方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质丢失的影响
【6h】

补肾健脾方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质丢失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中医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病例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麻醉与手术方式

2.3 术后康复

2.4 术后药物干预

2.4.1 药物名称

2.4.2 服药方式

2.5 观测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1 脱落情况

2 一般资料

3 主要观测指标

3.1 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

3.2 血清TRAP-5b

3.3 血清BALP

3.4 Harris髋关节评分

4 局部并发症

5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老年THA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变化

2 补肾健脾方对股骨侧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

3 补肾健脾方对血清TRAP-5b、BALP水平的影响

3.1 对血清TRAP-5b水平的影响

3.2 对血清BALP水平的影响

4 补肾健脾方对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影响

5 补肾健脾方的安全性观测

6 优势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药物防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质丢失的综述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防治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质丢失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符合标准的74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术后5天开始,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观察组服用补肾健脾方加钙尔奇D,服用3个月。两组均于术后5天和术后1、3和6个月测定股骨侧假体周围骨密度、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水平,于术后1、3和6个月评定Harris髋关节评分。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最终获得完整随访病例分别为29例和31例。两组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骨密度T值、拟手术髋关节侧别等一般资料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股骨侧假体周围骨密度:两组患者股骨侧假体周围7个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骨密度均有术后6个月小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小于术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小于术后5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在ROI1区和7区的骨密度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OI2至6区骨密度下降幅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差异(P>0.05)。
  2、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在术后5天、术后1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在术后5天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检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1个月两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安全性观察:观察组有3例出现口干,2例出现便秘,予调整相应药物剂量后均有明显改善,均未予停药。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检测中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在随访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结论:补肾健脾方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安全、有效地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作用,从而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质的丢失,并能提高髋关节术后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