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
【6h】

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研究对象与器材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1.5 注意事项

2 研究器材

1 观测部位

2 观测指标

3 实验时间

4 测试过程

5 数据统计处理

6 实验流程图

研究结果

1.1 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

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

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

2 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3 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4 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5 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1 研究理论

1.1 经脉的循行

1.2 经络现象

1.3 红外热像技术在经络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4 微循环血流量在观察经脉线上能量代谢的运用

2 研究思路分析

2.1 经脉的选择

2.2 选穴依据

2.3 经脉线上的能量代谢特征指标

2.4 论督脉为“阳脉之海”与命门为“阳气之根”

3 研究结果讨论

3.1 命门对督脉线上IRRTM的影响

3.2 艾灸至阳穴督脉线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特异性表现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①观察自然状态下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内侧线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radiant track along meridian course,以下简称IRRTM)的出现率及其特征;②比较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不同部位的穴位在艾灸激发下的导热特性,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进一步了解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脉气的流注是否相关。
  方法:
  观察对象为30例健康志愿者,通过选取同在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分别位于上、中、下不同部位的三组穴位(陶道/大杼、至阳/膈俞、命门/肾俞),分别于不同实验日进行艾灸激发,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
  结果:
  1.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特征及艾灸三组穴位对其影响
  1.1 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
  (1)自然状态下显现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46.6%~60%,而膀胱经内侧线在自然状态下显现率为16.7%~30%。
  (2)艾灸后督脉工RRTM的显现率为80%~83.3%,而膀胱经内侧线的显现率为23.3%~50%。
  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
  自然状态下,可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IRRTM的显现均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部分督脉IRRTM可通达全程,而膀胱经内侧线IRRTM却未能通达全程。可见,在自然状态下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的表现有所差别。
  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
  艾灸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艾灸可使经脉的IRRTM显得连续、规整,且加热处的皮温可沿经脉线双向扩展。
  2.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督脉线上的艾灸前的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督脉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均能升高督脉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艾灸后命门组督脉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陶道组和至阳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命门对体表温度的激发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陶道组与至阳组比较,督脉线上的体表温度变化无明显差异性。
  3.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Ⅱ向
  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膀胱经内侧线上的艾灸前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能升高膀胱经内侧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三组穴位艾灸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的温度激发作用无明显区别。
  4.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艾灸至阳穴,可观察到至阳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穴位上体表血流灌注量比下体表的血流灌注量快,当时间达到第25分钟两组出现差异性。说明艾灸至阳穴,穴位以上、以下体表血流灌注量均增加,但穴位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下体表表现更为明显。
  5.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艾灸膈俞穴的过程中,可观察到膈俞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并不明显(P>0.05)。
  结论:
  1.艾灸可有效激发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使其显现率升高,IRRTM显得更为清晰、连续、规整。
  2.命门穴激发督脉的体表温度的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
  3.艾灸至阳穴引起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可能与经气的流注次序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