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创锥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血浆D-二聚体与中医证型变化的临床研究
【6h】

微创锥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血浆D-二聚体与中医证型变化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临床资料

治疗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献综述脑出血后凝血纤溶系统的脑损害机制进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1)观察微创锥颅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探讨两方面指标的关系。(2)探讨微创锥颅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影响。(3)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中医证型与血浆D-二聚体的相关性。 方法: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根据患者家属意愿,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微创锥颅治疗组32例和常规内科治疗组28例,均于入院当天即给予治疗,分别测定入院时、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辨证分型。 结果:HICH发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第3天升高更明显,至第7天升至最高,第14天明显下降,第30天时降至接近正常水平。治疗后,微创锥颅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较常规内科治疗组明显下降,微创锥颅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内科治疗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时间延长差异愈明显;微创锥颅组治疗前以痰湿蒙神、风火上扰、风痰火亢、风痰瘀阻证多见,治疗后以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热腑实证为主,而治疗前表现为虚证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证型与治疗前比较基本无变化,而治疗前表现为痰湿蒙神、风火上扰、风痰火亢证的患者,治疗后1个月证型变化显著;HICH不同中医中医证型的血浆D-二聚体两两相比,除痰湿蒙神、风痰火亢证血浆D-二聚体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证型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以风火上扰、痰湿蒙神、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血浆D-二聚体升高较显著。 结论:微创锥颅术可明显降低HICH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缺损改善均优于常规内科治疗;血浆D-二聚体与微创锥颅治疗HICH疗效具有相关性;微创锥颅术疗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HICH患者的标实症状,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HICH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提示我们应充分关注微创锥颅术后继续治理本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HICH中医证型反映的脑实质损害程度不同,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中医证型变化相关,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充实和完善中风的辨证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