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后绘画中的领袖题材作品分析与研究
【6h】

建国后绘画中的领袖题材作品分析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部分领袖题材作品的历史沿袭及特征

一、建国后到文革前17年的领袖题材作品

二、文革时期的领袖题材作品

三、文革后的领袖题材作品

第二部分领袖题材作品前景及新的表现形式

一、领袖题材前景分析

二、领袖题材作品新的表现形式

第三部分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绘画作品中的题材多种多样,并且已有很多论述。但对于领袖题材作品系统的研究仍无人涉及。在这一题材中,被描绘最多的领袖当属毛泽东,尤其是文革时期,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领袖像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然而对于其他的同时期领导人的描绘却极少。之后,以第二,三,四代领袖为题材的作品逐渐减少且一般与某一事件有联系。这些作品零散的发表在官方杂志上,把它们收集起来共同研究是我在这方面的初次尝试。 通过对建国后有关领袖题材作品的梳理,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领袖题材作品在经过20多年热情描绘之后渐渐沉寂,几乎在十年中无人问津,90年代初却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与十年以前的表现形式差异很大。70年后出生的年轻画家中更鲜于描绘领袖,使这一题材从昔日的火热走向冷却。 本文绪论部分首先提出领袖题材作品的这一现象,并且阐述我的观点: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息息相关。尤其是政治在不同时期的突出与削弱导致领袖题材的过热和沉寂。 第一部分;内容以时间为线索来展现每个时期领袖题材的不同面貌。即建国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文革结束后至今。使读者了解在描绘领袖题材的过程中,从数量上经历了一个多--极多--很少的历程,同时,伴随着这一历程,领袖题材的艺术形式由单一走向了多元。 第二部分:论述领袖题材的前景及新的表现形式,表明我的观点:领袖题材的绘画不会走向尽头,但也不会向以前那样再度繁荣。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了以往以歌颂形式为主表现领袖的方式。 第三部分:归纳我对领袖题材过热到沉寂,同时又孕育着生机的观点的思考。 本文不单单是对建国以来领袖题材绘画作品的陈列与叙述,而是透过这种题材的作品来说明艺术作品的产生与社会的关系,展现当代青年画家与老一辈画家不同的生存状态,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时代息息相关,但同时也会有被时代扭曲的无奈。近而阐明我对艺术家应该如何进行艺术创作的态度倾向。 由于领袖题材作品涉及的画种很多,不能一一罗列,本文主要论述油画和国画中的领袖作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