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橡胶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
【6h】

中国橡胶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相关理论与要素

2.1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相关理论概述

2.2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特点

2.3 影响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主要因素

第3章 世界及中国橡胶市场分析

3.1 世界及中国橡胶市场发展现状

3.2 影响橡胶价格的因素分析

第4章 中国橡胶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

4.1 基本模型及思路

4.2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4.3 基本统计量特征和相关性分析

4.4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4.5 VAR模型

4.6 Johansen协整检验

4.7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4.8 Granger因果检验

4.9 Garbade-Silber模型

4.10 脉冲响应

4.11 方差分解

4.12 实证结论

第5章 增强中国橡胶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建议与展望

5.1 研究建议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橡胶作为国际上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及经济含义。橡胶本身具有良好的伸缩、绝缘、防水、可塑等优良性质,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其他各行各业之中。
  橡胶期货是以天然橡胶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天然橡胶作为实体经济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它的期、现货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因此市场在定价及价格发现方面的作用就显的十分重要。世界上的主要橡胶输出国集中在东南亚,而其定价权却掌握在欧美、日本、新加坡等橡胶期货市场发达的几个国家手中。中国作为橡胶产业的重要参与大国,对天然橡胶及橡胶制品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但是由于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缓慢及制度不完善等内在原因,在橡胶定价方面鲜有话语权,在国际橡胶贸易中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本文以橡胶为研究标的,主要研究了期货市场对大宗商品的价格发现作用。文章先在持有成本、仓储成本、价格预期三种价格发现理论的基础之上引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然后对世界及中国的橡胶市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笔者利用中国橡胶期货上市后的2014年3月17日至2017年2月17日连续价格和中国橡胶现货市场日连续价格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VAR模型、Garbade-Silber模型及其他相关检验方法对中国橡胶期货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测,实证结果发现由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导致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还很薄弱,这都从侧面折射出我国期货市场还极不成熟的事实。
  文章在最后针对实证结果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制度完善、品种扩容及市场监管等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