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一届南农中美猪业高峰论坛论文集 >猪伪狂犬病防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猪伪狂犬病防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

猪伪狂犬病(Swine Pseudorabies)是危害全世界养猪业的一种传染病,尽管病毒毒力强弱不同,但通常会引起仔猪的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12月龄以上的种猪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或者呈亚临床感染,怀孕母猪引起流产.在本病发生的早期,其对牛等动物产生的危害首先受到关注,到1940年代后期随着集约化养猪的普及和贸易全球化的加速,本病在规模猪场的流行开始加剧并逐步扩散至全球大部分地区,1970年代后由于强毒变异株的流行给欧洲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许多国家限制阳性猪的流通,其防制受到重视,对猪伪狂犬病的防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之后由于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及其配套鉴别诊断技术的应用,一些发达国家加快了本病净化的进程,并陆续取得了成功.在中国,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程度的增加,猪伪狂犬病一直以来受到高度关注,在1990年代以来,许多规模猪场采用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并配合使用ELISA试剂盒进行鉴别诊断,逐步建立了伪狂犬阴性猪群,有些规模场数年未检测到PRV野毒抗体,有的场甚至停止了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本文对国内外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报道进行回顾,重点探讨欧美在实现猪伪狂犬病防控和净化中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应对我国流行的猪伪狂犬病变异株提供一些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