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年第四届旅游高峰论坛-民族旅游与传统文化 >旅游凝视与身体实践:被建构的“他者”及其文化变迁

旅游凝视与身体实践:被建构的“他者”及其文化变迁

摘要

目前的旅游研究中,针对旅游地居民(东道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及态度方面,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多,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愤怒指数理论、社会承载力理论、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涵化理论等。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将视角主要放在居民对旅游的主观感受、知觉和态度等心理学层面,相对地忽视了他们在参与旅游活动时切实的身体体验和身体实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多重社会文化影响。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而言,这一方面需要发展出各种复杂的指标去测量居民的感知和态度,放弃对相对更易观察的各项身体活动与行为实践的观测,实为研究方法的“舍近求远”,且测量结果能否准确反映其实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人的主观感受,值得进一步讨论。另一方面,忽视身体这一人的行动得以开展的物质性维度,将人还原至只具有感受、知觉和态度等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体,并不利于全面地看待和评估开展旅游究竟会对东道主的日常生活及其社会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旅游中的“身体”,尤其是处于旅游影响“受方”(旅游者作为旅游影响“施方”)的东道主的身体体验和身体实践还需引起关注。在充满好奇、期待、想象及窥视欲(voyeuristic needs)的旅游者凝视中,东道主的身体无疑在其中受到格外的关注。他/她们经常被视为“他者”文化的载体、族群的符号,是旅游者“长枪短炮”聚焦的焦点,是构建旅游文化“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真实的”“活的”“无可取代”的旅游景观。于是,在旅游目的地,作为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回应,在“一切为了旅游发展”的语境和现实动力下,东道主围绕旅游为核心展开一系列新的“身体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