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农业伦理学诠释

摘要

"天地"相骈为词,在中国农业伦理学传统中源于《周易》的《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世人由此遂化出"天地"一词,以表地可与天配的大义.关于天的论述,我们结合"时"与"命"当专文讨论.此处只就天地相骈的另一半,即地作伦理学加以阐述.人类对土地的伦理学认知由混沌到清晰,其伦理学解读有前述四重要义,其农业伦理学内涵逐层加深,环环相扣,构建完整的农业伦理学系统。在此伦理学系统中,农业地境的类型学位居中枢。把土地类型学理解准确,农业伦理学的其他三个层自有立足处,从而使农事活动融汇圆熟,无所干葛。这是农业伦理学的多维结构中,地为四维之一的枢纽所在。农事活动中一旦类型维有所缺失,则农业活动必将漏洞百出,破败难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