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
中国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

中国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7-09

主办单位:;中国草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对人类而言,"吃"首先是一个公共问题.然而,当赤裸的利欲侵蚀了良知,近年来在中国"恶之花"遍地泛滥,有毒食品接踵而至,潜滋暗长的毒素,无形中流入百姓的身心,成为公共生活的阴影.人毕竟不是道德先知,而是哈维尔所谓的"道德上的病人","我们不是先获得德性再做合德性的事,而是通过做合理性的事而成为有德性的人."本文从食品安全的伦理叩问反思人类遭遇的生存困境与发展极限,将"道德进步"的坐标放置于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时间轴上,以捍卫作为一种"公共善"的道德,分析过上真正好的公共生活的可能性.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讲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讲话,揭示了乡村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路径和措施多种多样,但加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因为未来世界发展的潮流是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农业产品的生态化和乡村自然环境良好是国际社会普遍的伦理要求,也必然成为世人幸福生活的基本内涵.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包含农产品的生态化、乡村自然环境的美化,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内容,因而它必然成为促进农业强盛、农村美丽、农民富有的必由之路.中国环境伦理建设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但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却十分滞后,致使乡村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改善和解决,甚至还出现了城市污染源向乡村转移并使乡村环境恶化的倾向.因此,加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为乡村自然环境筑起保护的伦理盾牌,促进乡村生态经济发展,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事情.中国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必须激发乡村农民的积极性。当农民通过环境伦理建设和生态文明实践建设,获得颇丰的经济收入,赢得良好的职业声望,为成为农民而感到自豪时,乡村必定以美丽的形式呈现于世人面前,那种“阳春白日风在香”“千里莺啼绿映红”“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的美景一定令人流连忘返,向往美丽乡村将是也必定是人们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
  • 摘要:生存权和发展权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自然生态系统之内,人们通过农事活动建立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以获取目标产品为目的的特殊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以人为主体,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目的,不论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所获得的成果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保证日益增长的人类世世代代连续不断的繁衍、生息与发展.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存权主要是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满足当前基本生活需求;而发展权是人们生命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追求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需求.因此,生存是基础,发展是保障.
  • 摘要: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的南部,区域面积36.31×104km2,占整个青海省总土地面积的50.3%,它不仅是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集中的湿地分布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其植被在水源涵养、减缓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巨大的生态功能,有着极其重要和无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的价值是外部的,我国东部和世界其他发达地区理所当然应该为高原地区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支付费用,通过生态服务交易,青海省可以获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以及急需的资金,树立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先驱形象,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战略。
  •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农业领域,着眼于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绿色发展”是对其他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衡量其他发展的标准,而它的发展又能很好地表达其他发展的发展,显然就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转化方法的运用,无疑彰显了包含辩证法的方法论。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
  • 摘要:特色小镇建设来源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余年来,城镇化建设一直是我国顶层设计的宏观政策.200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的集中学习提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在村民城镇化、城镇地产等方面.为了促进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要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应该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发挥钟表修理工钟表上弦与养护的作用。要厘清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权利义务关系,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发挥政府对公民社会的间接引导作用,重视公民社会的参与主体定位。
  • 摘要: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生产部门,发展农业是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永恒主题.农学是以农业生产为目的的人为干预的生态系统科学,正确合理的农业应该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通过农业措施来取得产品,输送给社会.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农业经历了许多重大变化,包括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资源基础的持续调整、新的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的拓展,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联等.应当正确理解传统农业伦理与中华农业文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也需要充分认识中国传统农业伦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参考借鉴价值。在近代工业农业恶果日积月累的困境中,必须注意汲取中国传统农业伦理思想智慧的精髓,方能有效促进中国农业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 摘要:伦理学容量(Ethical Capacity)意指社会伦理观对各类社会组分的系统性包容能力.它体现社会伦理观对社会诸系统的理解协调能力和弹性包容机制.伦理学容量的大小与社会的多维结构有关.社会由它所包含的诸"系统"构成,例如农业系统、工业系统、商业系统、教育系统、卫生系统、金融系统、信息系统、宗教系统等.不同的系统为各自的"界面"(Interface)所包围,越出系统的界面,系统内部的相关运行规律即归于无效.社会所包含的系统越多,社会的多维结构越复杂,不同系统和族群之间的思维方式和伦理规范彼此融通越广泛深入,其伦理学容量也越大.生活于这个社会的人的视野也相较为开阔,较为能够容纳更多异于自我的事物或现象.
  • 摘要: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16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与基督新教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基督新教所发展出来的那些与传统的天主教、东正教不同的价值理念实际上乃是"工业革命"所催生的工商业文明的宗教表达.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社会学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发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与基督新教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和双向互动,这是学术界津津乐道了多少年从而为众所知的一个学术观点;同样地,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因为与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发生了实质性的联系,遂与以戒律来限制僧人参与农作的印度佛教有了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农业伦理进入了中国佛教的价值体系和话语表达,从而使得中国的农业伦理超越经济领域在中国佛教中得到了宗教的升华,并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粮,这种精神资粮,若不深入考察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是不足以发现的,因为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农业,对社会来讲,就是解决吃饭穿衣问题的基础产业,谈农业伦理学,中国作为自古以来的农业大国,应该有着丰富的农业伦理思想资源,这些思想资源应该有三个从低到高的维度,一是最基本的农业伦理本身,也就是“形而下”意义上的农业伦理;二是“形而上”意义上的农业伦理,主要就是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佛道两教思想,说到底都是农业文明的“宗教化结晶”,本文讲的“农禅并重”即为其例。三是作为一种方法的农业伦理。我们现在讲农业伦理,无论是“形而下”的还是“形而上”的,这农业伦理能否为解决中国社会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更大范围的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提供有益的思路,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农业伦理和本文研究“农禅并重”所要思考的问题。
  • 摘要:农业就是人类利用地球表面资源(如土、水、气、阳光等)对有生命的动植物施以适当的人工影响而进一步获取更多动植物产品的活动.人们之所以要从事农业活动,其目的,或是为了获取食物,或是为了获取工业原料,或是为了美化环境(现在所谓的"观光农业"或"休闲农业"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或是为了保护生态.当然,这是就现代农业形态而言的,若从农业史上看,人类从事农业活动的初衷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而且获取食物也一直是农业活动的根本宗旨并贯穿整个农业史始终,毕竟"民以食为天",只有农业活动才能为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提供足够的食物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回顾历史,宗教是在农业社会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深深的农业社会的烙印(后来因受到工商业的影响而有“移情别恋”现象的发生)。农业最初是为解决人类的食物问题而出现并存在的,食物乃是农业的第一关怀,这造成宗教一开始也非常关注人类的食物问题,从而使得食物禁忌成为宗教最为重要的初始教条之一。农业提供食物,宗教限制食物,宗教和农业两者“一阴一阳”为人类的食物文明“保驾护航”,直至今天,我们的食物文明还是需要宗教和农业来提供各自的资源、思想或物质。
  • 摘要:《齐民要术》借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人与天地自然和合的阐释,构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整体观、系统观、伦理观,维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规律性、平衡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天、地、人和谐,构建农业生态文明家园是必要的,也是美好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及《齐民要术》中的天地人和合思想,创建面向现代与未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伦理学、农业生态学,有效地解决中国当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构建自然生态文明与人文生态文明和谐并行的家园,实现自然、社会、人类的健康、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是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大课题。
  • 摘要:所谓遗产指的是前人留下来的有一定价值的东西.当传统农业仍然是一种主流生产方式而处处皆有、普遍存在时,它是一种"正在进行时",不会被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受到关注.只是在经济转型或传统农业逐渐为现代农业所取代之时,它的流失与价值才开始为人们所重视,继而有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分析了政策导向与制度建设的关系、现实保护与记忆留存的关系、生产生态功能与文化功能的关系、农业遗产保护与农民利益的关系等八组关系。
  • 摘要:农业伦理学就是探讨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化过程中发生的伦理关联的认知,亦即对这种关联的道义诠释,判断其合理性与正义性.农业的本质是人们将自然生态系统加以农艺加工和农业经营的手段,在保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收获和分配农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和归宿.在这里首先要明确自然生态系统经人为干预而农业化,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系统耦合.概括地说,就是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组分之间时空序列中物质的给予与获取,或付出与回报的伦理关联.上述农业伦理的四维结构,全方位渗透于农业生产各个部门。任何一维的缺失都将危及农业整体。在这里不妨借用管子的语境说明农业多维结构的重要意义:一维绝则农业倾,二维绝则农业危,三维绝则农业覆,四维绝则农业殇。总结一句话,四维不张,农业乃殇。应汲取历史经验,理顺四维纲要,引导我国农业走上康庄大道。
  • 摘要: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力量和人对自然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对人类提出严重挑战.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控制,关键在于抓住自然发展为人类发展的前提,认识到自然在人类社会实践面前是有自己的权利的。而且,自然与人类的权利是平等的,要把这种权利平等化为实践的信条与规范。这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基础,也是实践的立法基础。为此,必须确立新的伦理观念,要扩展到自然与人平等。在现实社会实践中,经济的发展直接取决于良好的自然环境。所以,只有达到了自然与人的平等,才能有真正的人与人的平等。在根本意义上,侵犯自然是侵犯人类的共同权利,也即侵犯人类的基本权利。比较而言,侵犯人权,容易中止与弥补,即使无法弥补,历史更新时限也短。但侵犯自然的后果,却很难消除,可能造成历史性的灾难。
  • 摘要:"时"是中国农业伦理观的重要元素.农业伦理观中"不违农时"的原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就笔者浅见所及,农时的"时"之内涵丰赡深奥,有进一步推究之必要.本文试做初步探索,农业活动中的"时"有丰富的伦理学内涵.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农业生产地境的吉凶顺逆,农业各个组分之间的兴衰消长,无不与"时"息息相关."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时段的相对间隔和延续构成时序.农业活动与时序的关联节点称为"际会".际会表达事物从发生到消亡的过程与周围事物的相对坐标.各类农事与其相关事务存在彼此相关的多种际会.际会涵盖了时、地和相关事件三者协同发展的和合状态,即时、空、事件的三维结构状态过程.时是三维结构链接的枢纽.今后中国农业需遵循农事活动的常态性原则、生态保护原则、农业地带性原则、服务市场原则等系列原则,完成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在偿还巨额生态赤字的同时,建立符合后现代化社会需求的中国农业理论系统的全新时宜观。
  • 摘要:"天地"相骈为词,在中国农业伦理学传统中源于《周易》的《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世人由此遂化出"天地"一词,以表地可与天配的大义.关于天的论述,我们结合"时"与"命"当专文讨论.此处只就天地相骈的另一半,即地作伦理学加以阐述.人类对土地的伦理学认知由混沌到清晰,其伦理学解读有前述四重要义,其农业伦理学内涵逐层加深,环环相扣,构建完整的农业伦理学系统。在此伦理学系统中,农业地境的类型学位居中枢。把土地类型学理解准确,农业伦理学的其他三个层自有立足处,从而使农事活动融汇圆熟,无所干葛。这是农业伦理学的多维结构中,地为四维之一的枢纽所在。农事活动中一旦类型维有所缺失,则农业活动必将漏洞百出,破败难收。
  • 摘要:生态生产力一词是由草地生态生产力衍生而来.草地生态生产力(Ecological Productivity of Grassland)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下所表现的生产水平".笔者于1992年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得到了广泛认同.近来就当前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深感有进一步加以界定,并给以伦理学诠释的必要,生态生产力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完美形态的载体。它生生不息,与天地共存,成为多样生命、多种方式生存的家园。它创造的和谐景观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了优美、醇厚的精神产品。所谓田园诗歌、画卷、音乐等,都是由此延伸的伦理境界。遗憾的是,人们对生态生产力的这一内涵还缺乏认识,做了许多背离生态生产力的错事,把生态系统搞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美其名曰“开发”而自毁家园。
  • 摘要:农业是通过人工管理,利用动植物的生物机能,利用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土壤、水源等条件,为人类生产农副产品和部分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人类在土地上劳作,对动植物进行管理,这都牵涉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万物的关系.人类的自然观以及人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制约和决定了传统的农业伦理.总之,西方传统致力于大力发展变革自然操作自然的能力,而中国传统则不致力于发展这种能力。这使两种传统在变革自然操作自然的能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当今建立在西方农业伦理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一个农户能耕种几千亩甚至几万亩的土地,而建立在中国传统农业伦理基础之上的传统农业,一个农户只能耕种几亩,最多几十亩土地。
  • 摘要: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可供给人类生存必需品、支撑社会经济运转,其作用不可替代.现代农业的出现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这呼唤着农业伦理学的入场.农业是人干预自然以获取农产品的过程,农业伦理学所论者不外乎农民及其他涉农人员、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产品这三个维度的伦理问题,不妨称其为"人本身"、"自然界"和"农产品"的三维伦理学.综上所述,“守候与照料”理念在“敬畏自然”和“仅取盈余”两个二阶原则的补充下,通过吸纳、融合美德伦理学(完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动物伦理学和食品伦理学的理论资源,可以有效地对“人本身”、“自然界”与“农产品”三维度发出伦理观照,“守候与照料”因此堪作农业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 摘要:在众多人类活动中,农业作为一种人类生存活动早已为人所熟知,但在生态伦理思维层面却又显得并非"真知".当农业行为成为发生生态胁迫的原因之一的时候,人类社会就有必要对其进行生态伦理层面的反思.纵观生物的进化与生存历史,人类与其他物种一样需要食物以维持生存。有所不同的是,其他生物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获取食物,人类则不仅依赖于自然生态获取食物,同时还在创造和改变着人工环境。这个人工环境既包括社会的环境,也包括经过人类改良和改变的生态环境,甚至是人工创造的生态环境。为了兼顾生态维持和人类生存,是否需要甚至强烈需要依靠人工环境保护自己,以求在生存斗争中维持生计,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索的问题。
  • 摘要:它如此暴力地攻击着土地,以至于交叉耕作都不必要了,于是土地被构造成长长的田垄.20世纪60年代,历史学家林恩·怀特在他的名篇《我们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中谈到农业,说早期的犁只是把地抓出来一道痕,所以需要交叉耕作.对于后来发明的威力更大的犁,林恩·怀特用了这个拟人的说法.此后,"土地的划分不再按照家庭需要,而是按照耕地机器的能力.人与土地的关系被彻底改变了.以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现在是自然的剥削者."这种拟人描述喻示了与土地的伦理关系,虽然怀特在这篇文章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人与土地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部分,农业是与土地关联最为密切的人类活动。生态农业是人类的未来,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中国曾经拥有自己的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农业思想,是当代中国人的幸运。在符合生态伦理和土地伦理的未来新农业的建设过程中,伦理思考是一个非常好的维度。伦理学关乎态度。利奥波德说:需要重新调整我们对于土地的理解方式,还土地以尊严。唯有土地拥有尊严,人类才有未来。
  • 摘要: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物种是否有道德地位有不同的回答.在古代,情况比较复杂.一派认为物种有道德地位,如"万物有灵论"就认为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精神和灵魂的,具有与人一样的权利和价值,如此,动植物是有道德地位的,随之,物种也有道德地位;另外一派认为物种无道德地位,如"神学中心论"就认为,上帝是最伟大的存在,世上的一切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人为上帝服务,万物为人服务,如此,人类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随意处置其他万物.依据这一理论,托马斯·阿奎那就说,在自然存在物中,人是最完美的,人为上帝服务,更加接近上帝和天使,其他存在物如动植物都是为了人的存在而存在,因此,人可以随意使用动植物. 结论则认为物种凭其自身具有道德地位,不是基于其外在的、历史的或关系的性质,而是基于其内在的、根本性的、微观的结构—理想的“DNA条形码”,它具有“整体化的还原论”以及“历史蕴涵的决定论”的特征,因此,使得它能够作为物种的内在本质,为该物种内所有成员占有,并作为它们作为这个类的充分的和必要的属性。
  •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对这些景观或者所在地域资源进行开发展出的是观光业(又称休闲农业).哲学主要探讨人类的知和行.伦理学是道德的哲学研究(概念分析、论证),道德是人类行动的社会规范,在历史上人类行动规范是根据权威人物或经典典籍规定的,往往无须辩护或论证.伦理学要用例如概念分析、价值权衡、论证等理性的方法研究人类行动规范.人的行动有三要素:行动者、行动和行动后果.农业伦理学有无必要和可能,那就要看农业有没有伦理问题,包括应该做什么的实质伦理问题和应该如何做的程序伦理问题。如果我们仔细读一下2014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伦理问题。农业中的伦理问题可包括与食品(粮食)保障、食品安全有关的伦理问题,与对待动物有关的伦理问题,与环境安全有关的伦理问题,与可持续性有关的伦理问题,与代际伦理有关的问题,与三农政策有关的伦理问题。
  • 摘要:农业是饲养动物,栽培植物、菌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以生产食物、纤维和用于维持生活的其他产品的社会活动.自1950年以来,农业和食品生产经历了引人注目的技术性变革,结果是农业和食品生产、加工、配送甚至消费的技术创新平台加速涌现.当创新者宣告通过效率改进和新颖化学品投入来应对环境污染、持续的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富贵病"(Disease of Affluence)时,公众关注凸显了这些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深刻的价值冲突和前所未有的社会抵制.总之,现实的决策需求刺激了不同背景的农业伦理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了农业伦理学领域的理论探索和方法创新,也加快了农业伦理学体制化的进程。兰州大学的草业科学家任继周院士,10多年前就意识到缺少伦理关怀的农业注定会误人歧途。为了系统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他曾提出“存在论农业伦理学”框架,强调农业伦理学要探讨自然生态系统在人类农业化过程中发生的伦理关系,要“在以人为本的总纲下尊重一切生命生存权利和他们生存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权利”,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守候和照料”自然生命,给自然生命以伦理关怀与指导。这是一个战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和人文情怀,应该得到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事关全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点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而农业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形式,与生态文明无疑具有密切关联.然而,从学术角度研究"三农"与生态问题时,却发现一个重要学术领域的缺席,那就是:农业伦理学.
  • 摘要:人类遭遇环境危机后,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经典的环境伦理学学说主要有:Joel Feinberg和Christopher Stone的非人类中心论、Peter Singer和Tom Regan的动物权利论、Albert Schweitzer和Paul Taylor的生物中心论、Aldo Leopold和Holmes Rolstonr的生态中心论、Ame Naess等的深生态学,以及Bryan G.Norton和Willian H.Murdy的人类中心论.农业伦理学直接促进人的完善、关注实践和人与环境的关系等。
  • 摘要:动物福利发展至今,从最初反对虐待动物的伦理呼吁转变为全面提升动物生存质量的科学探索,由原来的道德辩论演变为由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而成的综合性科学.动物福利不仅包含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等自然学科,还包含伦理学、法学等人文学科.通过对动物福利科学兴起的考察,动物福利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突破了传统的科学观念与科学模式,实现了科学与伦理的融合,揭示了科学发展中求真与求善相统一的可能性.
  • 摘要:现代农业给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生存带来了诸多问题.这与农业过度工业化以及伦理在农业领域未能及时入场不无关联.农业伦理属于哲学研究范畴,重点关注土地、农业科技应用、可持续农业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在美国,对现代农业衍生的诸多伦理问题的讨论有丰富的文学表征.不管是在早期的重农文学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大地书写中,还是在当代"毒物话语"(Toxic Discourse)中,美国农业伦理始终为众多作家所关注,他们以文学的方式,从伦理的角度,对土地、农业科技以及食品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众的伦理意识,促进了农业伦理的发展.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重审、探讨农业中的伦理问题,将有助于更加正确地理解当下的农业生态危机,为推动农业走上健康永续的发展轨道奠定观念基础.本文聚焦美国重农伦理、土地伦理和食品伦理的文学呈现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农业伦理建构、农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形成互动,以及农业发展道路选择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启迪和借鉴.
  • 摘要:永续农业(Permaculture)是由澳大利亚比尔·莫利森(Bill Mollison)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立的一个属于可持续农业范畴的学派.1974年,他与他的学生大卫·洪格兰合作演绎了可持续农业系统的框架.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形成,关于食品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食品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直接关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命的权利与价值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和谐等方面,可以说从食品生产、分配、流通到食品消费的过程中,处处充斥着伦理道德的价值诉求.然而,当前社会食品安全等伦理问题凸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幸福感受,因此,深入思考并确立食品伦理的基本原则,承载着人类对伦理价值的殷切期望以及对人类生存之道追寻的自我救赎.
  • 摘要:农业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看作是功能无量的产业,事关人类的吃穿住行等重大利益,具有确定无疑的道德上的善,但现代农业的高效推进及其所引发的生态问题和食品安全关注等正在不断冲击这种道德信念或预设,要求人类重新思考农业相关活动的道德合法性,确立农业创新的伦理规范和道德体系.农业伦理学在农业科学家和农业伦理学家等农业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协同努力下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应运而生,旨在重新检讨相关的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及底线伦理,审慎地考虑未来行动的战略和决策.近年来,在中国工程院任继周院士的倡导和呼吁下,农业伦理学开始引起中国学术界和决策者关注,农业伦理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也逐渐进入体制化阶段.农业伦理学研究和体制化曾历经了怎样的过程或路径,具有什么样的理论特征和方法特点,本文尝试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期望能对农业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有所裨益.欧美农业伦理学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伦理学的使命能否成功实现,学科发展能否壮大,取决于不同学科的专家、代表不同利益的当事人或社会团体经过填密思考、周详权衡和反复协商所达成的伦理共识或商谈基础。平等商谈、理性批判和兼容并蓄是农业伦理学成功推进的基本经验,也是未来农业伦理学发展壮大的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推进我国工业、国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尽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是仍需看到,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追问农业伦理何以可能,不仅意味着从事农业生产、研究,推进农业发展主体的伦理责任自觉,而且既是对历史上农业伦理思想的承继,又是对已有的农业生产、研究,推进农业发展模式的伦理反思,体现了从事农业生产、研究,推进农业发展主体对于人与自然之间伦理秩序——人对于自然"能做"和"应做"界限的认知,同时亦是一种负责任的农业伦理精神.追问农业伦理何以可能,必须追问农业伦理历史生成,农业伦理学是文理交叉的新兴学术方向,这既是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又能促进文理交叉融合。因而笔者认为,研究农业伦理蕴涵了多重维度,其中包括,农业伦理史学维度;农业发展的生态与环境伦理维度;农业发展模式的伦理维度;其四,农业的科技伦理维度;其五,农业发展的生命伦理维度等。
  • 摘要:西方农业伦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40余年,产生了较为丰沛的研究成果.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农业伦理概念后,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直到近几年农业伦理学的研究才又逐渐兴起,目前正进入发展较快、渐进普及、研究深入的阶段.当前,我国农业伦理学面临着两个任务:一是扩展农业伦理学的理论研究范围,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二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背景下,加强农业伦理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问题.要肩负这一伟大的使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伦理学概念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农本"思想,自古以来,源远流长.其基本内容是: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既构成了普通民众衣食之来源,同时又成为国家富强稳定、治理有序的根本;进而,"以农为本"的农耕文明和农业社会,又成为传统宗法人伦社会秩序的深厚根基.在各类战乱、灾祸频仍的历史长河中,"丰衣足食、富足安定、敦伦教化"成为历代民众最迫切的愿望和中华历史最深层的文化心理,而这三者都建立在农业繁荣丰足的基础之上.
  • 摘要:中国农业伦理学会成立是一件大事,笔者本人过去没有专门研究农业,也没有专门研究伦理学.但有两个原因要研究农业伦理学.第一,对农业有感情.还是那句老话,笔者既是农民的儿子,也是农民的孙子,小时候还是个人民公社小社员,干过农活儿.现在还是想当农民,但国家政策不容许,有户口问题.第二,伦理不是学问,是做人的道理.所以,过去没有专门研究伦理学没关系,只要有道德观念,做人讲伦理就好了.人民大学哲学系有伦理专业,过去一些年岁相当的同事之间经常开玩笑讲,研究伦理的没道德.这当然是个玩笑,搞伦理学研究的,有的人还是有道德的.但这句玩笑说明,与人一体的伦理学才有人文价值.农业伦理学,是把农业和伦理融在一起,这就更有价值了.具体看,它有四个基本要素:自然、农业、人、伦理.这四个要素再综合一下,就是"有人文价值理念的人在自然界中从事农业生产".这其实是一种客观、复杂的社会现象,研究它,当然是科学的本分了.
  • 摘要:农业是采用饲养动物,栽培植物、菌类和其他形式,以生产食物、纤维和用于维持生活的其他产品的社会活动.农业的本质是人们将自然生态系统加以农艺加工和农业经营的手段,在保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来收获和分配农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这种对自然系统进行人为干预而塑形的农业化过程既有赖于自然生态形态和社会系统的系统耦合及其进化过程,也植根于某种内在的伦理精神和农业情怀,如"敬畏天时以应时宜"等,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和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商业冲动和技术锐器的双重驱动下,现代农业正迷恋于各类"高产出"和"高效率"的农业神话的缔造而逐渐忘却其应有的道德立场和伦理情怀,结果引发了农业生态系统脆弱、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和农村社区凋零等重大社会问题.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先生在兰州大学举办的"农业伦理学"系列讲座中强调说,"空气污染、水资源缺乏、土壤污染……我国的农业已经走到了非常危险的边缘.
  • 摘要:畜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塑造了人类的文化.当代畜牧业是非常重要的产业,不仅本身的体量巨大,深刻影响生态环境,而且也是许多重要产业的基础,对人民生活影响极大.然而,从伦理学的视角看,现代畜牧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须做重大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之主要特点为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身份与权益的划然分割.乡村居民与其居留的土地凝聚为一体,其农民身份与居留地世代沿袭,不得随意迁徙和变更农民身份.城乡二元结构原为中华族群从游牧农业社会向耕地农业社会转变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社会共生体,为历史的必然,但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演替,今天乡村户籍居民与城市户籍居民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所享有的国家权益差别明显,其伦理品格被严重扭曲.农民与市民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别宛如处于两个时代.这不仅妨碍了社会发展,也为现代社会伦理正义所难容.城乡二元结构的消亡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但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涉及社会系统的大变革,必将触及社会集团利益和文化深层,绝非朝夕之功。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内涵的提升,新的伦理系统也将伴随新旧事物之间“方生方死”的演进过程而逐步完成。这既要坚定,又要耐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