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肺炎患者发生ALI/ARDS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肺炎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l)/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sss syndrome,ARDS)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肺炎患者,观察72小时,发展至ALI/ARDS分为ALI/ARDS组,未发展至ALI/ARDS的分为单纯肺炎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生命体征、初始吸氧浓度及初诊的化验检查(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对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变量行二项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0例患者35例发展为ALI/ARDS,65例未发展为ALI/ARDS。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是否发展为ALI/ARDS与年龄、性别、体温、呼吸频率、休克、白细胞计数、尿素氮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始吸氧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90%)、改良后的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低蛋白血症与发展为ALI/ARDS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二项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吸氧浓度、改良后的REMS评分是发展为ALI/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吸氧浓度>2Umin的敏感性为77.1,特异性为86.2;改良后的REMS评分≥7分发生ALI/ARDS敏感性为74.3% ,特异性为72.3。结论:初始吸氧浓度及改良后的REMS评分与ALI/ARDS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初始吸氧浓度>2Lmin和改良后的REMS评分≥7分的肺炎患者,应予以重视,是ALI/ARDS的高危患者,争取做到早期诊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