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致病机制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致病机制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

1982年Prusiner提出了朊病毒假说,即朊病毒可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或朊蛋白疾病(TSE),且该病毒无核酸,由一种"感染性"蛋白组成,蛋白可使正常宿主蛋白PrPc转变为异常形式。他纯化了这种致病性蛋白,此时这种假说普遍被接受.目前,对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有一个共识,认为该病是由朊病毒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亚急性、渐进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统称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本文针对TSE的致病机制和诊断方法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