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转向与大学生择业行为变迁

摘要

大学生就业制度由“国家分配”向“自主择业”的变革标示着我国教育目的由“为国育才”向“为社会育才”的转向.这一变革背景下,人才配置机制/社会分层机制是依然“权力维续”还是“市场转型”,这是值得理论界和现实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历史文献、口述史和访谈资料,考察新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革历程中大学生择业心态和行为的变迁.在统包统配制度期间,除服从分配的主流之外,同样有少数学生不服从分配或通过关系获得工作或“组织服从思想不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大学生择业的主体性逐渐获得并增强.在大学生的职业获得中,一直存在着自致因素与先赋因素共存的现象.市场化就业的确为无权无势家庭的子弟提供了一定的向上流动的渠道,他们既可以借助人力资本的提升也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的经营.权力阶层的子女在择业时可能依靠社会资本也可能借助人力资本,当然也可能二者“通吃”.因此,在大学生的职业获得中,究竟是权力维系还是市场转型,不可一概而论,亟须作类型学的研究.别外,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的是,我国就业市场中的大学生主体性增强伴随着个体主义化转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